第二十七章 新聞攝影(1 / 2)

第二十七章 新聞攝影

何謂新聞照片

所謂新聞照片究竟是指那種照片?其定義有多種說法,在此簡要概括為拍攝多數人感興趣的新聞,以多數人可看到的報道形式迅速發表的照片。定義似乎極為平常,但實際上這種攝影的難度很大,不易簡單實現,但其中,也有一定樂趣。

為什麼這種攝影難度大?原因有二:第一就是不身臨現場就拍不出生動真實的照片。無論多麼優秀的攝影家,憑想象或以傳聞為基礎也是不能拍攝出新聞照片的。但是文章和語言可以達到身臨現場的效果。

第二就是拍出的照片如不發表,也不能稱之為新聞照片。

假如拍出的特訊照片,未通過報紙、雜誌或電視發表介紹給讀者或觀眾,那麼該照片隻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照片。

總之,使新聞照片定義成立的最大要素就是"身臨其境"拍攝和廣泛地"發表"這兩點。

目擊者的勝利

誇大些說,"身臨其境"對代替讀者、觀眾及聽眾充當現場目擊者角色的攝影記者來說,是永遠的課題。各新聞社、雜誌社等宣傳機構從采訪車到噴氣式飛機,出動各種交通工具,為能迅速奔赴現場而絞盡腦汁。如果不是這樣,就目前的交通狀況來說,根本不能及時到達現場,因而不能應付廣域化的新聞。不戰勝時間,也就擺脫不了攝影失望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對宣傳機構攝影者來說的"強敵",就是事件發生現場附近所在的一般攝影者。

本書的廣大讀者是有經驗的攝影愛好者,其中,也有在實際中偶然遇到事件發生現場而拍攝這種照片的吧!從"身臨現潮的攝影重要性來說,拍攝新聞照片,沒有人能勝過強敵=朋友事件發生現場的照片拍到後,若不發表,那麼照片隻有裝飾在影集裏的意義。宣傳機構的人常常被告誡:"不僅攝影,也要注意征集。"意思就是攝影者自己拍攝是理所當然的,此外要將現場目擊者所拍攝的照片也要弄到手。原因就是到達現場的時間差別極大,在照片上需要表現出來。

在實際中,很早就存在朝日新聞社的"全日本攝影聯盟",每日新聞社的"日本報道攝影聯盟"等攝影愛好者的組織,讀賣新聞社開始的"照片大獎"製度,誇耀各加盟新聞社的總發行量最大的共同通信社組織的活動等。各宣傳機構都在自己動手努力發掘業餘攝影者的攝影照片,將"強敵"拉引為"朋友"。

現在業餘攝影者所攝照片,通過各種宣傳機構發表出來即成為真實的新聞照片。專業與業餘攝影者的新聞照片,現在已可達到通用。在美國曾有業餘攝影者獲得普利策獎金的先例。

震憾世界的照片

有句成語叫"百聞不如一見",新聞照片中也是尊貴有"一見"價值的照片,具體地說什麼樣的照片作為新聞照片是最珍貴呢?其條件如下:(1)"瞬間"的照片攝影有固定瞬間的特性,靈活利用這個特性的照片就是最珍貴的新聞攝影。1963年發表的"暗殺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嫌疑犯奧斯瓦爾德在眾目睽睽的光天化日之下被傑克·魯比槍殺的照片,"1984年發表的在日本兵庫縣明石市"空中兩架直升飛機發生碰撞的瞬間"等,均為一般攝影者所攝。照片畫麵具有文章語言遠遠不能表達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