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鋒芒畢露(1 / 3)

異語2

吳起死後,冤魂難息。有人夢見吳起行走,問他欲如何?

吳起說,害我之人還我命來。

不久之後,當初殺害吳起的楚國貴族們有的下獄,被繼位的楚肅王誅滅全家,有的病死,一時間人心惶惶。楚肅王聽後心中不安,聽聞宋國人莊子見識廣博,派人找來莊子,祈求他化解吳起的冤魂。

莊子夢見吳起,對他而言,公欲往何方?

吳起說,害我之人還我命來。

莊子笑道,公昔日在家時,為鄉人所譏,一怒而殺三十餘人,誰還他們性命!

吳起默然片刻,恨然道,吾本衛人,在魯魯勝,在魏魏興,在楚楚旺,有大功於國,卻淪落得如此下場,心中不甘。

莊子道,你本衛人,隻為了追求功名才去各國當官,做了很多事,他們也不曾虧待與你。在魯國你為將軍,魏國為太守,楚國為國相,位極人臣。你殺妻求將,妻子何辜,統兵征戰,殺人頗多,變法強國,因你而家道中落的楚國貴族無數。你死之後,楚王善待你的家人,享有供奉,而且名垂千古,還有何求?何不隨我學道,逍遙萬物。

吳起豁然,再拜而去,楚國人心大定。

楚肅王見莊子有才華,便有意讓他擔任國相一職。

莊子笑道,池中之龜,是願意死後被供奉在朝堂上呢,還是喜歡在泥巴裏玩樂?

楚肅王說,自由自在快樂些。

莊子說,我將隨吳起去矣!

————————————————————————————————————曆史新編

魏國的始祖是當初跟晉文公流亡的魏犨(nian),姬姓,回國後被封為大夫,生卒年不詳,那時魏氏在晉國剛立穩腳跟。不過魏犨有個好孫子魏莊子魏絳,擔任晉國軍司馬,執掌軍法,敢拿晉悼公弟弟馬夫立威。

晉悼公賞識他,向他征詢國策,委任為卿,自此魏氏開始飛黃騰達。等到魏桓子時候,智伯被殺,魏氏在晉國三大家族中排行第二,,其都城建在山西安邑,毗鄰秦國。

公元前446年,魏桓子去世,這輩子沒什麼好遺憾的,魏氏在他的手上發展壯大,何況他還有個青出於藍的好兒子——魏文侯。

魏文侯,名斯,公元前472年出生,26歲就成為了魏氏的家主。那時候晉哀公在位,一輩子沒什麼作為,晉國朝堂上爭雄鬥狠也沒什麼必要了,魏文侯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封地上。

二十六歲畢竟年輕識淺,魏文侯四方招納賢才,聽聞孔子的學生子夏在魏國,於是請來當老師,時時指點自己。孔子公元前478年已經去世,門人散布四方傳播孔子的主張。

子夏公元前507年出生,名卜商,晉國人。子夏年輕時勇武,卻好與賢者相處,聽起來跟張飛挺像的。後來還在齊國擔任莒(ju)父宰,平日裏教授弟子《詩》、《春秋》,“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便是他的主張,故而魏文侯邀請他欣然前往,教導魏文侯要取信於民,民才會聽命於君。

魏文侯虛心求教,後來還拜訪了田子方、段幹木等有學識的賢人,以師禮待之。

段幹木姓李,名克,安邑人,後封於段,為幹木大夫,年紀跟魏文侯相仿,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向哥哥推薦他,說段幹木的朋友們都是軍隊裏的將官,有道是人以類聚,他也是不錯的人才。

魏文侯心想不可漏過一個,於是去拜訪他,不想段幹木害羞還是怕官,聽聞魏文侯過來了,當即開溜,讓魏文侯撲了個空。

其實文人說起來清高自傲,心裏麵怕官的著實不少。孟浩然年輕時隱居,能寫出“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隱士,按理說該是高風亮節了,可是經不住朋友鼓動,去長安碰碰運氣。

好友王維是朝廷高官,一日唐玄宗李隆基要來他府上,王維於是叫上孟浩然,意思是皇上來了你顯露顯露文采,肯定能入仕的,不成想孟浩然心理壓力過大,麵羞,等李隆基過來就鑽床底了。

李隆基大笑,王維隻好哭笑不得的硬把他拉出來,讓他說幾句詩助助興。孟浩然窮窘迫之極,說了個“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意思是我想當官,可是你老人家覺得我不夠格,所以我隻得浪跡天涯,日子過得苦巴巴的。

李隆基心中不爽,回道,卿自己不來求取仕途,朕何嚐棄卿。以是知道孟浩然不是當官的料,遂不用他。

魏文侯心中好笑,不過每次路過段幹木家門時,都要起身扶拭致意,久而久之,段幹木頗為感動,於是入朝為官輔助魏文侯。以至於公元前401年,秦簡公想對魏國用兵,屬下人都勸道,魏君禮賢下士,段幹木秉政,賢能之士輩出,咱們不可輕動,秦簡公隻好收回成命,第二年鬱鬱而終。

魏文侯禮賢下士的招數很管用,天下有誌之士莫不敬仰,說起來也是千金買馬骨的套路。

古代有一位君王願以千金求千裏馬,結果卻無人來獻,心中鬱悶。一個大臣於是帶著千金去四處尋訪,而後帶回來一具馬骨。

君王大怒,罵道,你花費千金就買來一具馬骨。

臣子說,這是一具千裏馬的馬骨。

君王說,就是又如何,我要一具馬骨有何用。

臣子說,君王舍得花千金買馬骨,還怕沒人會獻千裏馬過來嗎?

果然,四方的人聽說了之後立刻轟動了,原來不是鬧著玩的啊,紛紛把家中的好馬帶過來想換取千金,君王於是連得數匹千裏馬。

對君王而言,求賢若渴,若真的有管仲一樣的人才,給他下跪都行,可是真的不知道人才在哪;而對人才而言,期望著一展抱負,可不知道那個君王肯禮賢下士,懷著一身的無用武之地,隻能跟孔子一樣顛沛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