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快樂其實很簡單(一)(1 / 1)

生活本身是很簡單的,快樂也很簡單,是人們自己把它們想得複雜了,或者人們自己太複雜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簡單的快樂。

簡單就是快樂

一天深夜,智通和尚突然大叫:我大悟了!我大悟了!他這一叫驚醒了眾多僧人,連禪師也被驚動了。眾人一起來到智通的房間,禪師問:你悟到什麼了?居然這個時候大聲吵嚷,說來聽聽吧!

眾僧以為他悟到了高深的佛旨,沒想到他卻一本正經地說道:我日思夜想,終於悟出了——尼姑原來是女人做的。

剛說完,眾僧就哄堂大笑,這是什麼大悟呀,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禪師卻驚異地看著智通說:是的,你真的悟到了!智通和尚立刻說道:師父,現在我不得不告辭了,我要下山雲遊去。眾僧又是一驚,心裏都認為:這個小和尚實在是太傲慢了,悟到尼姑是女人做的這麼簡單的道理也沒什麼稀奇的,卻敢以其要求下山雲遊,真是太目中無人了;竟敢對我們師父這麼無理,可惡!

然而禪師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智通到了下山雲遊的時候了,於是也不挽留他,提著鬥笠,率領眾僧,送他出寺。到了寺門外,智通和尚接過了禪師給他的鬥笠,大步離去,再也沒有任何留戀。

眾僧都不解地問禪師:“他真的悟到了嗎?”

禪師感歎道:智通真是前途無量呀!連尼姑是女人做的都能參透,還有什麼禪道悟不出來的呢?雖然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有誰能從這裏悟出佛理呢?這句話從智通的嘴裏說出來,蘊涵著另一種特殊的意義一世間的,一通通世界上的事,無論看起來是多麼複雜神秘,其實道理都是很簡單的,關鍵於是人生哲理。

生活本身是很簡單的,快樂也很簡單,是人們自己把它們想得複雜了,或者人們自己太複雜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簡單的快樂。

快樂其實很簡單

一位哲學家在一次有幾萬名聽眾的演講中,講了這樣一段話:快樂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來做。全然的快樂是一種單純,它來自於簡單的心靈,心如果負荷得太多,事事想得太複雜,煩惱和憂愁就會隨之而來。

演講完後,很多人都上前問哲學家:快樂真的就這麼簡單,這麼容易獲得嗎?

哲學家回答是肯定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他把一個小孩,一個數學家,一個物理學家同時請到一個密閉的房間裏。

黑暗中,哲人吩咐他們:請你們用最廉價又最能使自己快樂的方法,盡快把這個房間裝滿東西。

物理學家馬上伏在桌上開始畫這個房間的結構圖,然後埋頭分析這個季節哪裏是光照最佳的方位,在哪堵牆哪個位置開扇窗最合適。草圖畫了一堆,絞盡腦汁的物理學家還是不能確定在哪堵牆上開窗。他陷入深深的苦惱中。

數學家在聽到吩咐後,立即找來卷尺丈量牆的長度和高度。之後伏案計算這間房的麵積,又在苦苦思索能用什麼最廉價的東西恰到好處地把房間迅速填滿。

隻有那個小孩不慌不忙,他找來一根蠟燭,從口袋裏掏出火柴點亮它——昏暗的房間一下子明亮了。在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還皺著眉頭設計種種方案時,小孩已經在屋裏圍著搖曳的燭光幸福地跳舞和歌唱了。

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看著盛滿燭光的小屋,看著那個不費吹灰之力就簡簡單單獲勝的小男孩不禁麵麵相覷。

哲人問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你們難道沒聽說過用燭光盛屋這個古老的民間故事嗎

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回答:我們知道,可我們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啊,怎用這簡單的方

哲人歎了口氣:簡單的心一旦複雜起來,歡樂和幸福就離你們越來越遠了。

快樂是一種態度,而不是狀態。這種態度在於你解決問題時總是選擇最簡單,但同時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記住:當你的心靈越簡單時,你獲得的快樂就有可能比別人多得多。

這時,地麵上正好有一隻小麻雀,看到了大鵬鳥,它有點不舒服,心想:飛得那麼高,何必呢?有那麼大的身體,要到達南海還不是得不斷地辛苦飛行嗎?像我這麼小巧玲瓏的身材多好呀,飛行的時候可以輕輕鬆鬆的,隻要一枝小小的枝丫,就可以作為棲身之地;累了還可以到地麵走走;如果想飛高一點,又飛不上去時,我幹脆就降落到草地上,像這樣生活多逍遙啊。大鵬鳥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

人生最大的缺憾,莫過於和別人比較,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