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穴位和經絡網絡係統對人的生命究竟有什麼重大的意義,老子在道經第15章對此作出了全麵剖析和闡釋。
1、與開發人體潛能有直接的關係。
老子曰:“戴營,抱一。能毋離乎”。茲詮釋如下:
戴,《說文解字注》:“戴,分物得增益曰戴。”本文指人體潛能在坐善修煉中獲得增益而異分;營,《說文解字注》:“營,市居也,市居謂圍繞而居。”本文以“營(市居)”說明人體潛能以“圍繞而居”的組織形式存在於體內。引申為“共聚而居”,係老子自創漢字之一,從示從白。“示”本義天垂象見吉凶。這一意義表示大腦意識層高功能具有特異的預示能力;“白”本義陰用事物。說明大腦意識層高功能的品質隸屬陰性。“戴營”的完整意思是:獲得增益的“共聚而居”的潛能組織,分異出具有特異垂示功能的陰性事物。後世流行本不明原文的意義,擅自將它纂改為“載魂魄”,造成後世注釋者全部出錯,違背了老子創作的本意。“抱一”意為引聚特殊能量。古“抱”同“捊”。本義引聚。“一”是功能、或曰能量。“抱一”就是引聚能量。本句的“能”是一個實詞,指大腦意識層高功能具有出類拔萃的本領;毋,《說文解字注》:“毋,止之詞也。古通用無。”本文的“毋(無)”,指“無”的意識功能態;“離”本義侖庚鳥,俗名黃鸝。黃鸝是短尾鳥類。古漢語稱短尾鳥為“佳”,所以“離”不可寫作“離”。黃鸝食桑間害蟲,常在桑葚熟時來到桑園。俗雲:黃鸝留,看我麥,桑葚熟。故黃鸝被視作應節趨時的益鳥。《說文》雲:“離,黃侖庚。鳴則蠶生”。本文以“離(黃鸝)”說明大腦意識層高功能將應時來臨。
在“戴營,抱一,能毋離乎”這一短句中蘊含著許多重要的內涵。
第一,增益。“戴”含增益的意義。這一涵義體現了本文的主導思想。老子氣功,講科學,講自然生成,不搞任何歪門邪說。增益就是修煉者通過坐善修煉的方式,向自然界攝取特殊營養素,對人體和潛能補充營養、給予規範治理,而不是什麼“師父給功,門徒接功”。這一科學化理念,有利於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第二,聚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指出:營,市居也。市居謂圍繞而居。這一理念告訴人們,同一品類的特異潛能是以“共聚而居”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這是特異潛能在體內的存在方式。
第三,陰用事。“從示從白。”白“從入從二。奇數屬陽,偶數屬陰。”入是內的意思,外屬陽,內屬陰。闡明人體潛能的品性屬陰。
第四,“抱一”意為引聚能量,闡明要使人體和潛能得到“增益”,引聚特殊營養素是不可或缺的途徑。“引”指采取曳引做功的方式,將特殊營養素自外界環境引入體內,轉化成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聚”是將特殊能量集攏在腹腔內部,成為開通中脈的動力源泉。
第五,人體潛能將應時來臨。人體潛能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隻要能用坐善的方式去“增益”它,長期地堅持修煉,就會像黃鸝鳥那樣應時地來到“桑園(指人體)”,把內在潛能開發出來。
後世流行本不明原文的意義,擅自將“戴營”篡改為“載魂魄”,並以今釋古,曲解“能、毋、離”的字意,造成注釋嚴重出錯,完全違背了老子創作的本意。
2、能使生命的火花,綻開得更加絢麗燦爛。
老子在道經第15章指出:“愛民栝國。能毋以知乎”。茲詮釋如下:
“愛”,行貌;“民”是氣功修煉者的代詞;“栝”是撥通氣眼氣道的撥火棒;“國”,人體的代詞;“知”,大腦意識層高功能的代詞。解密後的意思是: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在體內穩步地運行的坐善修煉者,開通了穴位和經絡,如同用撥火棒撥通了爐灶的氣眼氣道,使生命的火花持續地旺盛燃燒。出類拔萃的特異潛能在“無”的意識功能態下,產生出大腦意識層的高功能。
3、施行開闔吐納的穴位體呼吸。
老子曰:“天門啟闔,能無雌乎”。詮釋如下:“天門”,老子氣功學專用名詞。指以百會穴為中心的顱頂諸穴;“啟闔”。指中脈穴位體呼吸的開闔吐納;“無”,“無”的意識功能態;“雌”,指意識處於雌伏的狀態。
解密後的意思是:以“百會穴”為中心的顱頂諸穴,進行開闔吐納的穴位體呼吸。出類拔萃的特異功能形成於“無”的意識功能態的雌伏。這句話闡明開通穴位經絡後,練功者出現了穴位體呼吸的特異生理功能。
從上述的全麵剖析和闡釋中可以看出,開通人體穴位和經絡網絡係統後,能夠加強“天人交融”,使生命升華,潛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