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時節,江南水鄉還有一點燥熱,身著夏衫,涼爽的秋風一吹無比的愜意,看滿山紅葉,唱一曲悲秋。
長安此時微微一點冷意,換上夾衣,在曲江池畔呼朋喚友,飲酒作詩,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而朔方城的中秋時節,那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寒風陣陣,北雁南歸,天地間一片肅殺之氣。
寒冬已經來臨,牲畜經過一個夏天的胡吃海喝,積攢了大量的脂肪準備挨過漫長的冬天。蒼鷹在草原上盤旋,準備在大雪來臨之前好好地來頓大餐。
趁著大雪尚未來臨,道路通暢之際,老程派出一百人馬回京找兵部討要補給。今年朝廷困難,國庫空虛,邊軍補給一直跟不上,這次多半要不了多少給養,可是你的討要。能不能要到是一回事,要不要是另一回事,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老程最精通。
春十九娘他們帶著李青蓮的全部家當,也就是那幾口大木箱,跟著回長安。李青蓮給隱仙穀的燕南飛和青牛觀的袁天罡寫了信,帶上紫陽真人的身份牌作為信物,尋求幫助。
老程是個負責任的長輩,派家人大牛、二牛回去,給夫人的信中寫明不惜一切,幫助李青蓮找到家人,妥善安置,不可慢怠。朔方城外,執子之手,依依惜別,互道珍重。
送走了春十九娘一行,李青蓮無精打采地騎著青鬃馬回城,程處默在一旁咂摸著嘴,不斷感歎:“青蓮啊,知足吧。有這樣的美人知己,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不就是熬個一年半載不能相見嗎。很有那胡子女人也不錯,這胡子什麼時候也有這麼漂亮的女子?你說老程我怎麼就一個都遇不到呢?哎……”
老程不在,他成老程了。
是啊,不就是分別個一年半載嗎,咱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呢,豈能陷入兒女情長。
李青蓮打馬飛奔,去追尋建功立業,把程處默一個人丟在後麵黯然神傷。
李青蓮過上了幸福的參軍歲月,還別說,這個參軍雖說是個臨時工,沒有多少事情,過的是非常愜意。不用訓練軍士,不用操心柴米油鹽,當然了也不需要你決斷軍務,整飭軍紀。那參軍幹啥呢,看書。看各地收集來的情報,看行軍地圖,看戰況分析,歸納出重點,根據形勢提出你的看法,接受主帥的問詢。
李青蓮花了幾天時間,吧能收集到的資料都看完了,對著地圖……對著地圖無語。大唐的地圖如同寫意派大師,寥寥幾筆勾勒出大好河山。畫個點點寫個城池名字,畫條長線,寫兩字“黃河”,至於其它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對不起,沒那工夫。
李青蓮徹底無語,自己也不清楚塞北的地名。還是發動群眾吧,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把想法彙報給老程,老程和老牛大眼瞪小眼,:“我說青蓮啊,這地圖不都是這樣的嗎,全大唐的地圖都這樣子,不是用的好好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