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風騷旨格
此書《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二題作"《風騷指格》",盧文弨校本"指"作"旨";《宋史·藝文誌》八錄作"《詩格》一卷",乃同書異名。齊己又有《玄機分明要覽》一卷,已佚。
《風騷旨格》標舉格法甚多。薛雪《一瓢詩話》指出:"唐釋齊己作《風騷旨格》,'六詩'、'六義'、'十體'、'十勢'、'二十式'、'四十門、'六斷'、'三格',皆係以詩,不減司空表聖。"其中"六詩"、"六義"為傳統命題,但在表述上,不以敘述性文字下定義,而純舉詩例以明之,則當出於鄭穀《國風正訣》之"分六門摭詩聯注"的格式,遂形成後來詩格寫作的習慣之一。"四十門"論作詩題材,其餘論作詩方法,均為齊己之新說,對以後詩格影響頗大。
此書的"勢"最引人注目。《蔡寬夫詩話》雲:"唐末五代,僧流以詩自名者,多好妄立格法,取前人詩句為例,議論鋒出,甚有'獅子跳擲'、'毒龍顧尾'等勢,覽之使人拊掌不已。"(《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五引),就是指的《風騷旨格》。神彧《詩格》亦有"十勢",其中五勢出於齊己;徐寅《雅道機要》列"八勢",亦因襲齊己;佚名的《詩評》中"詩有四勢"節,也是從齊己"十勢"中稍加變化而來。可見其勢論在晚唐五代詩格中也是頗具代表性的。齊己"勢"論的來源,與禪宗影響直接有關。他出於溈仰宗,而"仰山門風"的最大特點即在於"有若幹勢以示學人"(《宋高僧傳》卷十二),"分列諸勢,遊戲無礙"(楊億《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序》)。所以,齊己的以"勢"論詩,正有得於仰山的以"勢"接人。如"獅子返擲勢",就出於禪宗話頭。禪宗有"獅子頻呻"、"獅子返擲"、"獅子距地"三句(見《五燈會元》卷十四《大陽景玄禪師》)。"獅子返擲"正屬於禪宗三關之第二關境界,地水火風,色聲相味,盡為本分,皆是菩提,故齊己舉"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以明之。可見此類勢名頗難索解。《一瓢詩話》謂"'十勢'立名最惡,宛然少林棍譜",似亦未能探得其源。
《風騷旨格》在詩格類著作中影響甚大,許學夷《詩源辨體》卷三十五雲"文(此字應作'神')彧'十勢'又仿於齊己",又雲"徐寅多出齊己",可略窺一斑。
(摘自張伯偉《唐五代詩格叢考》,原載《文獻》1994年第3期,又收入張氏《中國詩學研究》,遼海出版社2000年。)
〖校勘說明〗
以丁福寶《曆代詩話續編》本(中華書局排印)為底本,用四部叢刊影印明抄本作校本。凡《曆代詩話續編》本"一曰"、"詩雲"等字樣,四部叢刊本皆無,疑原本並無,此乃毛晉刻本所加。此類不贅。二本不同處,僅類異文,不下斷語,覽者其詳之。
〖正文〗
■六詩
一曰大雅詩雲: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
二曰小雅詩雲: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風詩雲:都來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變風詩雲:當道冷雲和不得,滿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變大雅詩雲:蟬離楚樹鳴猶少,葉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變小雅詩雲:寒禽黏古樹,積雪占蒼苔。
■詩有六義
一曰風詩雲: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二曰賦詩雲:風和日暖方開眼,雨潤煙濃不舉頭。
三曰比詩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四曰興詩雲:水諳彭澤闊,山憶武陵深。
五曰雅詩雲:卷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又雲:遠道擎空缽,深山踏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