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唐家事變(1 / 3)

自潼關血戰後,窩闊台命使臣綽布幹等一行人,往宋借道。怎料綽布幹到了宋境淝州,謁見淝州統製張宣,在金人奸細的挑拔下,再加上蒙古人的天性不羈,一語不合下,竟被張宣誅殺。

窩闊台得信,暴跳如雷,直叫著要先亡了大宋。後在拖雷的勸解下,乃命拖雷率騎兵五萬人,竟趨寶雞,攻入大散關,破鳳州,屠洋州,出武休東南,圍大宋軍;複遺大將速不台取安軍路,開魚洋山,撤屋為筏,渡嘉陵江,略地至蜀。蜀係宋地,宋製置使桂如淵逃去,被蒙古兵拔取城寨,共四百四十所,拖雷尚不欲絕宋,大軍東還,會兵陷饒風關,飛渡漢江,大掠而東。

前線警報如雪片一般,遞入汴都,金主完顏守諸,急召宰執台諫入議。眾臣均說蒙古大軍遠來,曠日需時,勞苦已極,不如在河南州郡,屯兵堅守,且由汴京備糧數百斛,分道供應;蒙古大軍欲攻不能,欲戰不得,師老食盡,自然退去。

金主完顏守諸聽得階下大臣獻出此計,內心惱道:看似好計,怎奈各處不能堅守又將如何。一味直知堅守,守到現今,卻已失去了祖宗的大壁江山。沒想到我大金竟是養了這幫庸臣,平時隻知爭權奪利,臨到危機一點用也沒有。

於是謂然歎道:“我大金,南渡二十年來,各處百姓,獻田宅,賣妻兒,豢養軍士,隻望他禦敵國門,保衛家邦;今敵至不能迎戰,望風披靡,直至京城告急,尚欲以守為戰,如此怯弱,何以為國!朕焦思竭慮,甚覺士兵必能戰,然後方能守。存亡有天命,總教不負吾民,朕心才安!”

乃詔京城戍衛大軍二十萬,屯兵襄鄧二州,並促哈達,完顏呼邪兩帥,速即還援。這日潼關城太守府內,完顏呼邪對著哈達道:“哈元帥,今日皇上來旨,言道要我等二人領兵援救京都汴梁,你看……”

“既是皇上有旨,臣下的自無異議,不知統領打算何日領軍去援汴梁?”哈達正色道。

完顏呼邪沉吟道:“自然是越快越好,隻是這潼關乃是我大金重關,倘若我等去了,不知該是交給誰好?”

哈達道:“這簡單,隻須交於完顏少將軍即可。”

完顏呼道:“不可,不可,完顏尚他好高騖遠,這般重任怎可交托於他?”

聽他這麼一說,哈達愁道:“那該如何,常言道‘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眼下這般情形,不托於他,那該托於何人?”

完顏呼邪歎道:“唉,我那四徒完顏守堅在此就好了,雖說他風liu成性,但他極重規矩,原則又強,倘若這潼關交托於他,我倒是放心。”

哈達見他遲疑不決,勸道:“隻是眼下這完顏守堅,又不知在何處,而京城危急,我瞧就完顏尚吧。”

完顏呼邪無奈道:“惟有如此了,但願待我等回來,這潼關尚在無大金手中。”

不提這完顏呼邪與哈達領兵援救。

再說那蕭楓這日接的大汗金令,命他率三萬騎兵到鄧州與拖雷會師。隻是這窩闊台怎會突然命蕭楓率軍,起因有二,其一:大金京城戍衛部隊,齊集襄鄧,窩闊台恐拖雷兵力稍弱,是以再譴三萬騎兵助他;其二:那大將速不台攻略蜀地,燒殺搶掠,塗膏遍野;刺殺蒙古斥候;使得大軍此時猶如盲了眼的猛虎,東竄西撞,尋一到金軍的輜重後勤路線,陷入困境。是以想借重蕭楓本身的實力,及重陽宮的威名,來與群豪談判。

對於窩闊台的種種心計,蕭楓是一無所知。

翌日,蕭楓與小茹二人淚別,並把小茹托付於忽必烈。忽必烈壯言道:“師傅,你放心,小茹姑娘既然給了我了,我便會一生一世的、照顧她,讓她不受半點委屈。”

然小茹聽了他的話後,卻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接著粉頸低垂,玉頰通紅,心道:蕭大哥怎會收了這麼個呆子徒子徒弟,隻說讓他暫時照護我,誰知………誰知他竟這麼說,其不讓人誤會。

蕭楓瞧到她的小兒女情形,不由哈哈大笑,隻覺這二人倒是甚為相配;一個憨厚正直,大好男子漢,一個嬌不俏麗,玲瓏美佳人。

這時小茹對蕭楓道:“蕭大哥,我不在你身邊,你可要多關心自己啊!”

唐三小姐在旁邊見了,心中暗喜,即在旁說道:“小茹妹妹你放心好了,蕭……大哥,我會照顧他的。”說完,偷偷的瞥了蕭楓一下。

蕭楓此時隻覺心懷大悅,暗忖:有這麼多人關心我,那在小時,可是不敢想的事。

一路無事,三萬騎兵縱馬疾馳,不一日便到了漢水。蕭楓隻在馬上沉思,那日他所擒的金剛刺客,竟被窩闊台全體虐殺,死狀極慘。想到這不由歎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

這時,唐三小姐向蕭楓言道:“蕭大哥,這一路你老叫我三小姐什麼的,這個你不覺太見外了麼?我單名喚雪,你以後可以喚我為‘雪兒’。話雖說完,但低垂臻首,臉兒全紅,這一番話,她在途中實已醞釀了許久,直到時下,方鼓足勇氣道出,甚怕就此被蕭楓瞧低。

蕭楓聞言道:“甚好,其實一路上,我也挺不慣的,但又恐雪兒你見怪,是以隻得在那小姐長的,小姐短的亂喚。”話音剛落,自己卻是‘嗬嗬’的笑了。

唐雪兒下欣然,說道:“那就這般說完了。”

“嗯—!”蕭楓微笑而應。

這時前方忽有一騎揚塵而來,到的蕭楓麵前大聲道:“稟將軍,漢水兩岸並無敵蹤,隻是在漢水北岸發現有一漢子,渾身浴血,倒在地上,似是被江湖人物追殺。”

蕭楓雖說至現今,並未正式踏入過江湖,可他一直把自己作為一個江湖有來看待,當下高聲道:“帶我去看看。”

這數日來,蕭楓起初尚恐這些蒙古騎兵不聽他的號令,那料全不是這般,三萬蒙古騎兵聽令則動,得令則止,就好似如臂使指般的舒暢,委實讓蕭楓爽了一次大將軍的癮。

他怎知這三萬蒙古騎俱是從大汗親兵中選拔出的,那日潼關會戰,蕭楓仿若天神般的身影早就入在他們眼裏,在其心中,他的無敵形象已然是‘長生天’大神的代言人。故而他的命令,在這些蒙古騎兵中那就是神的諭旨,決然不敢違抗,也不願違抗。

蕭楓隨著斥候到了漢水岸邊,果然見到了一漢子,倒在血泊中。他疾步向前,右手前伸,搭住那人的腕脈,探知傷勢。

“啊,唐福……是唐福,他怎的會在此處?”唐雪驚恐的說道。

蕭楓聽她如此一說,便知唐福與唐雪有莫大的關係。即忙金液丹元急湧而入,要知這金液丹元可是修真人的本命真原,別說是重傷之人,就是那死了不久,亦能使他回光返照,交代些遺言。

瞬時那唐福睜眼醒來,瞧見那麼多人,先是往後撐了下,待到唐雪喚他時,隻聽他大聲道:“小姐,小姐我終於找到你了;快,快,莊上緊急,緊急,緊……”。話音未落,頭一側,便又昏了過去,想是見到唐雪,一時激動所至。

“蕭大哥,怎麼辦?怎麼辦?”唐雪急切的拉住蕭楓的手說道。她聽得家仆之言,情知家中必有大事,也不知何故,首先想起的便是象蕭楓求援,更且自然而然,半點都未覺得有甚不妥,直如親人一般。

蕭楓自終南山下山以來,從未與個女孩子這般親熱過,不由麵紅過耳,吃吃的道:“這?先去你家,瞧瞧吧!”

唐雪見他窘相,不禁醒悟,心下頗為懊惱,怎的這般真情流露。千萬莫要讓他看輕啊;但轉眼瞧瞧他那從未現過的模樣,倒也好笑,誰叫他平時總是一副飄飄然,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眼下卻是可愛。心念及此,居然差點笑出聲來,不過想到家中大有危急,也沒了心思,隻在那邊低聲垂泣。

蕭楓瞧她那樣,也極為憐惜,便低聲勸慰道:“雪兒不哭了,我們這就趕到你家去,瞧瞧是誰這麼大膽,竟敢惹我雪兒的家,倘若遇到了,就把他大卸八塊怎樣?”

唐雪一聽,不由破涕為笑,笑斥道:“甚麼你的雪兒啊,厚臉皮。”女孩子就是如此,明明心裏想得要死,口中卻全不是那回事。

蕭楓見她已然好些,轉頭大喝道:“急速渡河,加急行軍。”身後三萬大軍登時轟然響喏。

在渡河途中,唐福在蕭楓‘毗盧遮那印’的治療下已是神氣俱佳。

那唐福原是唐家莊的內府管家,不知為何前些時日,蜀中武林群雄竟然爭相趕到唐家莊,齊聲喝問唐老莊主為何遺一對兒女去蒙古軍中效力。

要知這唐老莊可是蜀中武林的老前輩了,一手千變萬化的暗器功力夫,尊定了他在江湖中,五絕六霸之一‘哮霸’的高超地位。別說是普通的江湖人物,縱然是蜀地名門大派,峨嵋、青城等派的掌門人也俱都不會這般喝問於他。

可這趟不的群雄不知是仗著人多,還是背後有甚後台,卻是毫無應有的禮節,在莊上吃拿吆喝,全然不顧唐老莊主的麵子。唐老莊主是忍無可忍,與他們起了些衝突,竟被他們群起圍攻,現今鎖拿於莊中地牢內。

後來總算峨嵋,青城兩派的掌門人趕了過來,可他們也說什麼眾怒難犯,須得少爺,小姐回莊,方能化解此事。

唐雪聽到這裏,已然俏眸紅腫,珠淚不斷,直說是自己連累了父親。

蕭楓即忙在旁柔聲勸慰:“雪兒,別哭了,你隻管放心便是,待我去了,定會先救出唐莊主,然後替你好好的出口氣,教訓他們一頓,可好?”他平素對那些仗勢欺人之輩最是鄙夷,再加是雪兒的家事,當下更是義不容辭。

唐雪聽的心上人的溫言溫語,不由甚感依賴,隻覺自己的眼光並沒瞧錯,他是如此的本貼窩心。哭聲不覺已然停止,我見尤憐般的望著蕭楓,說不盡的教人迷醉其中。

其時,漢水邊寒風刮過,拂起衣衫,唐雪一人騎在馬上,似覺有些澈骨顫抖。蕭楓見了,大生憐惜,猿臂長伸,一把摟過了唐雪,置於身前,微笑道:“現在還冷嗎?”唐雪本是大驚,稍作掙紮,但聞蕭楓這般貼心言語,頓覺渾身舒服,如小貓一般偎於蕭楓胸前,玉臉緋紅,芳心微顫,但覺此時就算天崩地裂,也決然不從蕭楓懷中出來。唐福見了,心中機靈,暗道:看這般,這領軍的蒙古大將怕是小姐的心上人吧。隻是他是蒙古人,不知老爺會不會應了這門喜事。

這三萬蒙古騎兵俱是精銳,普通騎兵隻配兩匹馬,而他們足足配了五匹,馬不停蹄,一路急馳,不多日便到了離唐家莊不足百裏的萬縣。

這一路奔來,均是宋境,當地守軍見了這等彪捍軍隊,早已慌了神,那敢出戰,直到他們遠離,方才長出一氣,隻歎好運,祖宗積德。

蕭楓望著這萬縣城牆,隻覺此縣倒是與一路來的其他地方不同,城牆甚是堅固,寬厚,心想:這縣的父母官,估計還算不錯,不然早就與別城一般蕭條,破敗了。

唐福在旁說道:“將軍,此縣知縣乃是我家老爺的勢友,本來先時我也想來求他救老爺。可轉念想想,這縣衙的衙役有甚用處,如是遇到高來高去的江湖人,豈不枉送性命。是以小的沒來。”

“哦,是是摯友啊……我有一計不知好不好用,你且聽著。”蕭楓臉上詭異的道。

此時萬縣縣衙,今日大門緊閉,縣衙後院正在唱著一出“生離死別”劇。

隻聽那知縣夫人哭道:“老爺,老爺你隨我們一起走吧。”

“不行,異族寇境,本官作為一縣父母,怎可不禦而逃,休再此言。”知縣正氣凜然的說道。接著哀道:“夫人啊,你快走,隻要你帶著成兒離開萬縣,也算為我徐家留了一條根了。”說完望著夫人懷中那還是繈褓裏的男嬰。

嬰兒此時卻是不懂,仍在那邊笑著,以為父母尚在逗他。

正在這時,院有人來報,說道有人求見。知縣甚感訝異,心道此刻危急時辰,還會有誰來拜訪於他,一些家資厚實之人,早就離城而去了。無奈,隻得說道讓來人在客廳稍候,說罷整了整官服,逕直去招待了。

到的縣衙客廳,知縣認識來人,正是蜀中大名鼎鼎的唐家莊的內府管家唐福。知縣忙即詢問來意,心道莫不是唐家莊派人來助我守城。

唐福也不廢話,先把唐家莊的現況如實說於他聽,接著又說道,這城外的蒙古大軍,並不是來攻城的,其實是援救唐老莊主的。

知縣聽了,自是不信,說道這蒙古人與唐老莊主非親非故,怎會派人來援救他。唐福一時無語,隻得把這些時日自己所觀察到的情形加以綜合,說道:“其實這蒙古領軍大將乃是我家小姐的姑爺。”

這下知縣老爺信了,他亦知道,這唐家小姐可是蜀中的名的大美女,天資國色,猶是仙子下凡,每日裏登門求親的人,那是排著隊的。聞說還須得早上去,下午去了,就算排著了,等輪到了,也是夜了。

他又想,這蒙古將軍可是一怒為紅顏啊,千裏迢迢疾馳而來,就是為了救那嶽丈大人,他心裏倒是欽佩那位蒙古將軍,隻覺又為萬縣添了一段煙緣佳話。

待到聽唐福說道,這蒙古大軍想要冒充宋軍前去搭救唐老莊主。其利有三,一來為免百姓恐慌,二來也可以讓群豪少了借口,三來可借著官府的名義支營救老莊主,讓那幫江湖人有所忌憚。

那知縣老爺坐在邊上,心內暗暗盤算:我倘若不應,隻怕這蒙古將軍惱羞成怒,血洗屠城,到時滿城百姓就遭殃了;我若應予又隻恐是蒙古人的詭計,一路想來騙關越境,這可到底怎生是好。

唐福見他一幅礙難的模樣,不由怒道:“我家老爺與你可算是故交,眼下蒙難,你竟見死不救不成,算我瞎了眼還來找你。”說完就待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