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健康長壽,和其他生物一樣,不能違背和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規律。中國醫學中的“天人相應”學說,是專門研究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一門學問,可以說是生態學之先驅。
人的壽命與環境氣候關係十分密切。
由於環境與人的壽夭關係密切,所以,古代養生家很重視居住條件的選擇,他們的住宅多建在山清水秀、陽光充足之處。中國人的住宅大多坐北朝南,室內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冬暖夏涼。並且,在住宅的四周廣植竹木花草,使環境幽雅、空氣調和、防風防塵,這對人體的健康無疑是有益的。
毛澤東韶山的居房是一棟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左右對稱的農舍,它的外形與內質均極為普通,當年韶山老百姓的居室最常見的就是這樣子,俗稱一擔柴式。
房屋的構成,一律是從稻田裏取些灰黃色的土,和成泥,放入木範內製成長一尺,寬、厚各半尺的土磚,然後,就用這種土磚砌成牆。這樣的土牆房屋冬暖夏涼,空氣暢通,並且房頂還有瓦、茅之分。
毛澤東故居上屋場總計共有房18間,東邊13間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
與父母臥室相鄰,便是毛澤東少年時代的住房,陳設簡樸,大體與父母臥室相似,黑色架子床,被子和床單均為青色大布質地,蚊帳為白色。床邊掛一盞桐油燈,毛澤東曾在燈下讀史,看各種書刊,尋求真理。
這樣家居環境冬暖夏涼,不僅陽光充裕,而且空氣清新流通。韶山毛澤東的居房,無論是從房屋結構還是地理環境來看,都較好的切合了“天人相應”的健康原理。因此,有人曾從唯心論的角度說,韶山的風水注定是要出“天子”的。雖然這是無稽之談,但是從養生的角度來看,韶山確實是居家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