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樂觀是人體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曆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這一問題。
《管子·內業》指出:“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也指出:“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這些均闡明了保持精神愉快與健康長壽的密切關係。
所以,明代龔延賢《壽世保元·攝養》告誡人們要“每把戲言多取笑,常含樂意莫生嗔”。
毛澤東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埃德加·斯諾在談到毛澤東時說:
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複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甚至在說到自己的時候和蘇維埃的缺點的時候他也笑得厲害——但是這種孩子氣的笑,絲毫也不會動搖他內心對他目標的信念。他說話平易,生活儉樸,有些人可能以為他有點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質樸的奇怪品質同銳利的機智和老練的世故結合起來。但是,總的來說,毛澤東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
盡管中國革命布滿艱辛坎坷,征途一波三折,毛澤東的人生之路起起伏伏,多災多難;但是,平時,毛澤東總是保持著一種樂觀向上的心境,這是他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
精神樂觀為什麼能夠增進健康呢?
古人說:“樂而忘憂”。《素問·舉痛論》篇亦說:“喜則氣和誌達,營衛通利。”
樂觀對人體生理的促進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調劑精神,摒除不利於人體的精神情誌因素;二是流通營衛,和暢血氣。精神調達,氣血和暢,則生機旺盛,從而有益於身心健康。
所以,胡文煥《類修要訣》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老一老。”民諺亦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之說。一生樂觀開朗的毛澤東正是領會和掌握了這一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