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愛看戲曲(1 / 1)

養生學認為,從事藝術的人大都健康長壽,藝術具有特殊的醫學功能——抗病延年的作用,原因就在於它的娛樂宣泄作用。

人們在進行藝術欣賞或藝術活動中產生共鳴以及得到愉悅的時候,使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衡,從而促使恢複和保持心理健康。

中國養生醫學認為,這種情緒的宣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能起到“邪氣盡去”、“精氣日新”的效果,從而使人們“年壽得長”。

毛澤東是一位很有個性的戲劇愛好者,對戲劇的流派、唱腔、內容、程式等有自己的偏好和獨特見解,而且他還在欣賞過程中常常進入戲境之中,因此情緒常常得到“宣導”。

據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回憶,毛澤東在欣賞情節緊張鬥爭激烈的戲劇時,對受壓迫、受剝削的人物形象更是傾注深情,常常忍不住要掉淚。有次看《鍘美案》,大部分時間他淚水漣漣,終場了,還顯得十分悲憤。1953年到1954年,他每次看《白蛇傳》都流淚,鼻子呼呼地透不過氣。

1958 年,毛澤東來到上海。市委負責同誌為毛澤東準備娛樂活動,征求他的意見,他想了想說:“還是看場《白蛇傳》吧。”

晚上,李銀橋隨毛澤東驅車來到上海幹部俱樂部禮堂,毛澤東就座的前排擺放的是單人沙發,李銀橋照例坐在他身邊,因為值班衛士是24小時不離主席身邊的。毛澤東肚子大,坐下後皮帶就勒腰,所以他一坐,李銀橋便照慣例幫他鬆了腰帶。

演出開始了。毛澤東很容易入戲,一支煙沒吸完,便擰熄了,目不轉睛地盯著台上的演員,再也不曾抽煙。他睜大眼睛看,臉上的表情不斷變化,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情思悠悠,時而扼腕歎息。唱得好的地方,他就鼓掌。

老和尚法海一出場,他的臉色立即陰沉下來,嘴唇微微張開,下唇不時輕輕地抽動一下,齒間磨響幾聲,似乎要將那老和尚咬兩口。

隨著劇情的展開,許仙和白娘子開始了痛苦的生死離別。毛澤東完全進入到戲的情節中,他的鼻翼開始翕動,淚水在眼圈裏悄悄積聚,變成大顆大顆的淚珠,順臉滾下,落在胸襟上。

隨著劇情的進展,毛澤東越來越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淚水一道一道地往下淌。他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聲。附近市委領導朝他這邊看過來,發現了他的模樣,一個個目光稍觸即逝。

這時,李銀橋覺得有責任維護毛主席的“領袖風度”,便輕輕地咳了一下,不想咳聲不但沒喚醒毛澤東,卻反而招來了幾道目光。

毛澤東旁若無人,終於忘乎所以地哭出了聲,那是一種顫抖的抽泣聲,並且毫無顧忌地擦淚水,擤鼻涕。

就在法海將白娘子收缽鎮壓在雷峰塔下的一刻,驚人之舉發生了!毛澤東突然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手拍在沙發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嗎?不造反行嗎?”

就在毛澤東立起身的一刹那,褲子一下子脫落下來,直落到腳麵。李銀橋像被人捅了一棍子似的縱身撲向前,抓住褲子,一把提上來。他帶著自責與惶恐,用顫抖的手匆匆地幫毛澤東係好腰帶。

毛澤東卻絲毫沒有責怪李銀橋的意思,也似乎沒有覺得掉了褲子,他還沉浸在劇情中。隻有當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時,毛澤東才被喚醒。他稍一怔,也跟著鼓起了掌。他回到現實中了。

後來,毛澤東同演員見麵時,用兩隻手同“青蛇”握手,用一隻手同“許仙”和“白娘子”握手,沒有理睬那個倒黴的老和尚“法海”。

一個領袖如此鍾情於這一美好的神話故事,如此投入,並如此大動感情,足見毛澤東性情中至親至愛至純的方麵。毛澤東對發自內心的喜怒好惡,絲毫不加掩飾。

毛澤東看戲“旁若無人”,平時哼唱戲劇時也“我行我素”,怡然自得,隻是在記不清唱詞時,才想到詢問身邊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提示後,仍由他一人自娛自樂。

如果工作人員跟著他哼唱,他會顯得不高興。

毛澤東的這種一個人哼唱的癖好,正是一種發自內心暢快的歌詠,這無形之中起到了怡心悅性的健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