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會將這種灰暗的人生道理當成箴言,讓其陪伴自己一生。他們從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感受友情快樂的機會。這樣的人,必定終身孤獨。
逆境,常與孤獨相連,它為孤獨提供生存土壤,讓孤獨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成長,最後占據我們的整個身心。逆境,是孤獨的滋生地。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孤獨來得迅速而猛烈。可是要將它從心中徹底趕走,就沒那麼容易了,總是要費很大一番力氣。
想要將逆境中生出的孤獨趕走,努力向上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不是做事上的努力,而是精神上的努力。
讓自己變成一個豁達的人。當我們身處逆境的時候,別人傷害了我們,我們試著原諒他,而不是將仇恨深深埋在心裏,之後發下毒誓,終有一天要報複他。那樣得不償失。他們不會發現我們內心對他們的咒罵和討厭,而這咒罵和討厭卻會傷到我們自身,一旦它們在我們的心裏紮根,我們就變成了乖戾、暴躁的人。這份暴躁是與孤獨同生的。孤獨侵蝕我們的內心,暴躁會向外延伸,傷害我們的親朋。
一個豁達的人,必然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不利。同時,他們也知道,什麼樣的東西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哪種東西在自己的掌控之外。這份對內心的強大的掌控能力,才是他們戰勝逆境,戰勝孤獨的良藥。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作家某一日帶朋友回家。他們路過一個報刊亭。作家停了下來,指著離自己較遠的一份報紙跟賣報人說:“我要買一份那個,能遞給我嗎?”
賣報人看也沒看他,一臉不滿地說:“你繞兩步不就拿到了嗎?幹嗎還要我遞給你?”
作家沒回話,走過去拿了報紙,付了錢,帶著朋友走了。
一路上,朋友頗感氣憤,不住地跟作家說:“那個人太討厭了,他的態度怎麼那麼惡劣!”
作家回答:“他就那樣,心情不好的時候多!”
朋友接著問:“他那麼對你,你為什麼不生氣?”
作家淡淡地答道:“他沒有禮貌是他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因為他的錯誤而改變自己的心情,讓自己生氣呢?”
這位作家就是一個豁達的人。他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他知道,那賣報人並不會因為自己生氣而對自己好,而生氣之後,反而會讓自己的情緒更糟。這樣的人,孤獨自然是無法靠近他的。
一個孤獨不敢靠近的人,必然是快樂的。他們即使身處逆境當中,一樣會讓自己活得很快樂。因為他們知道,不管是將逆境看成上天對自己的考驗,還是上天對自己的懲罰,逆境都是上天在自己的人生中壓下的一副擔子。這時候,需要做的是讓這副擔子變得更輕些,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緒失控,使擔子變得更沉重。那樣隻會讓孤獨乘虛而入傷害我們的內心,別無他用。
我們或許無法阻止別人傷害我們,但我們可以做到不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