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上,我是默念著“早起”“早起”“早起”。睡著的
——————————————————————————
清明,有意指節氣清明,亦有意指清明節。其來曆有兩種說法,一說與晉文公介子推的故事有關,介子推因晉文公火燒綿山而死,晉文公遂立此日為寒食,與清明節氣相差一日,後來逐漸演變為清明節;又有說清明節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曆代研習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之前一二日為寒食,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這一日,禁煙火,隻吃冷食。後來即逐漸與清明融合,在這段時間裏,主要活動就是祭祀掃墓,出遊踏青,不同的地方或許還有些別樣的習俗
小時生長在老家地區,除去過年,每到這一時節,每家每戶都是格外重視的,馬虎不得,不然老人們就該執起手中老木棍杖來敲打敲打你嘞
一日大早即起,外婆與家中婦女準備好吃食祭品,外公則與男人們往筐籮裏放置大疊大疊的黃草紙,大摞大摞的金元寶銀元寶,還有香火,老酒以及一些旁的,這些堆滿了幾擔的籮筐,之後還要在我們孩子手上提著好些來才夠,它們都是要燒給先人的
隨著三三兩兩家的已走在路上的人,上了山,除草,清理墓碑,然後一一祭拜。這時候是不許小孩子玩鬧的,我也玩鬧不起來,隻聽得別家孩子響震山野的哭聲心裏就莫名有些發麻
記憶裏每年清明這日都是要下雨的,或早或晚,從未有異,隻是後來大了,離家了,就再也記不明了,好似那清明雨就再也未曾下過。這一年,也沒有
所以,一大早,我還是起來了,看著外頭溫溫爽爽的太陽,心裏已有些想念遠在一方的親人們
磨磨唧唧終是到了寺裏,寺名俗氣的很,不講它了,隻是這裏有棵很大很大的榕樹。上過香,祈過願,禱過眾人的福壽安康,我來到樹蔭下,此時已至正午
樹有幾百年我不清楚,我隻知道它已經老了,很老很老,卻依舊綠蔭澎湃的佇立在這一方土地上。垂下的萬千根須被好生打理著,像一個年邁卻自有風雅的隱士。輕撫遒勁的樹幹,指繞軟嫩的根須,看著陽光打下枝葉在地上形成的點點光斑
我想著,能不能給它也上柱香
我真是打算這麼幹的。聽著身後的聲響,我終隻是朝著它退後了一步,在心裏默拜,再拜,三拜
“舍長誒,我們中午吃什麼啊~”大龍最先走來我麵前,笑的一貫傻兮兮的問我
“吃吃吃天天就問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大龍你整天就不能想點別的?”葉子笑著推了把大龍,“長長我們中午吃什麼?”
“嘿——你不也問的和我一樣的問題啊。”
“這個問題我問得,你就問不得,我可是機智的葉子!”
“去你的!我才是最最最機智的。”
。。我懶得鳥這倆貨
“等等找家店嘛,我要吃肉,肉!”
“那現在走嗎長長?”
“走吧——”一把扯來大龍,給他順毛,我就喜歡順一順他總紮的高高齊齊的馬尾頂上那一撮短毛
最後看一眼老榕樹,風吹過嫩葉沙沙的響,然而我知道在老樹內裏依舊是無聲安然的,保持著它如此這般幾百年的模樣。我是認為,這樣的樹都是有靈性的
人有靈,樹何有異?隻是我們庸俗者大多是不懂的罷了。從古至今,很多寺廟裏都會有這麼一棵或幾棵老樹,有些甚至被當做祈願樹,樹間枝椏上掛滿了祈願的紅布條與紅信結,盛滿了世人的心願與祝福,紅紅火火就是一大片
我也有些私願,說來甚荒唐,想來想去我雖然更看重未來,有時候也不來得想過過去,回到過去。過去隱蘊著未來,而未來深刻著過去的影子,回到過去,就有無限的未來,無數人現在或者曾經這樣想著,特別是在我這樣懊悔的境況下
所以,我想回到過去,回到那段一切都還美好的時間裏重新開始。你聽到了嗎,老榕樹,即使這不是童話,而你不能幫我實現願望,我也希望你能夠聽到,這是我不會向任何人吐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