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後記(1 / 1)

後記:筆者自己的一點感悟

——

——自我救贖

承諾、本能、尊嚴、自我、希望,都是救贖的動力,而自我救贖的本身是履行承諾,遵循本能,維護尊嚴,詢問自我,追求希望。如果能擴展一下,就是履行對他人的承諾,遵循和控製本能,維護彼此的尊嚴,詢問自我的歸宿,追求幸福的希望。一個人很可能具備上述一個、幾個或者全部甚至更多的救贖動力。

自我救贖本身的結果不一定是好的,因為如果在切換到其他救贖動力時,就會發生動力衝突,不可避免的出現兩種結果。這主要看在切換的過程中,是否采取了自我保護和自我約束。

如果沒有,就不是自我救贖,而是自我詛咒。煙鬥有自我詛咒,老曹,朱桂芝,猴子,金燕紅也不同層度的自我詛咒。所以,導致每個人所獲得結果有好有壞。

如果是看壞的結果:

煙鬥履行承諾,實行自我救贖,但切換到本能時沒有控製本能,被藥害死,他輸給了本能。

老曹遵循本能,實行自我救贖,但切換到尊嚴時沒有彼此尊重,落得殘疾,他輸給了尊嚴。

朱桂芝維護尊嚴,實行自我救贖,但切換到自我時迷失了自我,終被謀害,她輸給了自我。

而好的結果卻是:

猴子詢問自我,履行承諾,控製本能,實現了(或可能實現了)自我救贖。而金燕紅尋找希望,堅持尊嚴,遵循本能,也實現了自我救贖。這種旋轉與切換或許太殘酷太靠運氣,可能並非現實中呈現,隻是筆者自行歸納理解的一些心得。

因此,天空不可能照到每個角落,但每個角落必定向往天空,然而卻不是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天空。

——

——相互救贖

金錢、權力、愛情、欲望,等等,都處在硬幣的正麵或反麵,甚至成為旋轉的動力,但他們本身是中性的,無所謂好與壞。

金錢可以在權力的背麵,欲望也可以在愛情的正麵,他們可以彼此交替切換,諸如此類。

你可以用金錢旋轉愛情與欲望的硬幣,也可以用權力旋轉欲望與金錢的硬幣。這種硬幣可能代表一種社會性,但最終代表人性,至於如何選擇搭配可能關乎價值觀取向。但無論怎麼搭配,他們自身旋轉的結果都是中性的,唯一的問題在於在所有的非善惡的人性硬幣最高處,是否應該仰仗善良或是邪惡的旋轉動力。

本文的觀點是:旋轉硬幣的最高力量是基於善良還是基於邪惡,就決定硬幣倒下時的最終結果。

用善良旋轉金錢,可以造福他人,用邪惡旋轉金錢,就腐欲橫生。

用善良旋轉權力,可以揚善懲惡,用邪惡旋轉權力,就民心向背。

用善良旋轉愛情,可以謀得真愛,用邪惡旋轉愛情,就互相傷害。

用善良旋轉欲望,可以得到幫助,用邪惡旋轉欲望,就眾叛親離,可能連老天爺都不幫你。

秦曉峰用金錢旋轉了愛情與欲望的硬幣。張文秀操縱欲望來控製金錢和愛情的硬幣。而曾文亮以權力來旋轉金錢和愛情的硬幣。陳海露則以愛情來旋轉金錢和欲望的硬幣。他們彼此互旋,彼此影響,而最終決定結果的,就是基於他們選擇上方的最高力量。

善良,還是邪惡

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善意互旋,導致善惡切換,就是一種相互救贖。

但如果是邪惡引導力量,就是相互詛咒。

詛咒的根源來自於一方或彼此的邪惡,秦曉峰,張文秀,曾文亮,陳海露都或多或少的對彼此的進行過互相詛咒,因掌控硬幣旋轉的根源在不停變化。如果說相互救贖是角落在互相幫助伸向天空,那麼相互詛咒就是角落之間的相互撕扯倒向陰影。

——

——

——善與惡的模糊

但善良與邪惡的界限本就模糊,這是善惡在旋轉切換中產生的必然。這種模糊在秦曉峰,張文秀,曾文亮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而本文隻對陳海露做了些絕對化處理,實出於主題上的無奈。這個人物脫離真實,有可能是全文最大的敗筆。)

善與惡出現界限模糊並非偶然,是因人在社會性的互動中相互之間的情感映射產生逐次遞歸,然後於這種情感歸屬切換之間的遊走不定而造成,屬於非自我救贖。而人的善惡歸屬又往往不是完全取決於自身周圍的人或者自己,社會環境及自身條件的變化也是一個因素。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救贖遞歸至最高點後很可能取決於最大影響源的自我救贖結果,這樣又回到了自我救贖的範圍。而又因自我救贖必然依托非自我的最高情感對象,所以引入聖母的概念在於一個問題的討論:是否存在著這樣一個最高的善良源點,對人世間所有的善惡進行感化或擴展感化?可這又關乎宗教,筆者無法自行判斷是否有這樣一個合理的存在。

因為既然有聖母,也必然有撒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