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軍校製度(1 / 2)

劉協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問題,他總是以後世的思想看待這個時代的人,殊不知,這個時代的人,卻不同於後世那樣。至少,郝昭口中所說的太原溫氏,便是一個例子,這個時代,還是有忠臣可尋的。

那些以家族利益為中心的大族,從某一方麵說,並沒有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待世家大族,隻要不是危機到了國家的利益,自己便可以用“和平演變”的辦法,讓他們的價值觀轉變,而對於那些真正的死硬分子,危及到國家的利益的大族,再用軍隊鎮壓也不遲。

但此時談這個,卻顯得有些早了,畢竟,劉協自己的實力,還沒有到那個地步,而且在河東郡,還沒有強力的世家大族,可以讓劉協忌憚。但終有一天,隨著劉協實力的增強,終究會麵對這個問題的。

劉協起身環視了一下大堂內的眾人,見眾人皆等著他回答關於如何授課,如何安排課業的問題,莞爾一笑,臉上露出一幅高深莫測的表情。

隻聽劉協問道:“輔國將軍,愛卿求學之時,讀的是什麼書呢?”

伏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臣兒時先隨族中與臣一般大小的總角少年,在家學中,讀《急就篇》,後又學《倉頡篇》,之後待臣加冠之後,便在家中藏書中,通讀五經,兵史戰略等。”

劉協聽完,未置可否,道:“諸位愛卿都說說吧!”

“臣少時長居西涼,雖家中資產豐厚,但臣除去在鄉學中讀過《急就篇》,之後便未讀過其他書,後來隨陛下從軍,才在長安城中求得一些書籍,但戰亂不止,臣也未通讀。”董承接著說道。

“末將兒時與衛將軍、輔國將軍一樣,在鄉學中讀過《急就篇》,後從軍十餘年間,楊奉將軍勸臣多讀書,臣便讀《尉繚子》、《六韜》這些兵書,其他書讀的不多。”徐晃回答道。

徐晃說完,郝昭黯然說道:“臣兒時家貧,未讀過任何書,後臣長大之後,在太原郡求學,幸得溫氏族長接納於臣,臣才有幸讀書,臣在溫氏藏書閣中讀過的書籍與諸位類似。”說完,便一言不發的坐了下來。

這個時候,身後的王邑輕輕拍了拍郝昭的肩膀,以示安慰,起身道:“臣幼時於伯道相類,後師從太尉劉寬師長,才有幸讀書,若不是劉寬師長提攜於臣,臣也不會有機會進入朝堂。”

張揚緊接著起身說道:“臣幼時恰逢戰亂,便未能入鄉學讀書,從軍後,才有機會讀到書籍,但臣愚笨,讀過什麼書卻忘記了。”

劉協啞然失笑,他自然知道張揚為何如此說,他是在照顧一直未說話的馬前和浩周了。

果然,見別人都紛紛起身說起自己讀過什麼書,何時讀的,馬前轉頭看了一眼浩周,兩人相視苦笑,聯袂起身道:“回陛下,臣未讀過任何書。”

其實劉協早已知曉這大堂之內誰讀過書,誰未讀過書,畢竟從他們的出身便能看的出來。在東漢末這個時期,承載知識的書籍並不是普通人家能夠買的起的,知識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