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怯場怎麼辦?——減輕壓力,自我調控(1 / 2)

孩子考試怯場怎麼辦?——減輕壓力,自我調控

考試怯場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在任何有考試的場合都可能出現,在中小學生中更多些。怯場是一種短暫性心理失常現象,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情緒過度緊張所致。表現為原來已經熟記的材料、熟練的動作不能重新回憶、再現或再做。嚴重者還可能出現頭暈(俗稱暈場)、目眩、心悸、惡心症狀等,結果造成考試失利。

產生怯場的生理原因,是大腦的皮層中由於情緒高度緊張而出現了優勢興奮中心,這個優勢興奮中心又因為免誘導規律而使大腦皮層的其他部位產生抑製,簡單地說,就是大腦中緊張的興奮中心把其他該興奮的地方給壓抑住了。因此,解決怯場問題,關鍵在於消除幹擾性的優勢興奮中心。

孩子的過度緊張是由於過度的壓力製成的,這壓力既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

壓力來自家長。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值非常高,而且把期望變成了言語、行動,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你一定要考好,考好了有獎勵。”“考不好就是沒出息。”“父母的希望全在你身上,考不好就全完了。”“考不好,回來跟你算帳”……而且在行動上重點保護,準備營養品、補腦液、高級飲料……這些言行成為有形和無形的壓力,集中到孩子腦子裏去。

壓力來自學校。有些學校以及老師運用動員、成績排隊甚至倒計時方式促使學生好好念書,提高成績。對於麵臨升學考試的學生,更是雙管齊下,造成緊張氣氛。這對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

壓力來自社會。由於社會上競爭日趨激烈,各種考試成為人們的一個熱門話題。親友們見到孩子,經常會問:“書念得怎樣,考試得多少分?”而且往往鼓勵幾句,“好好念,將來考大學,當專家。”殊不知這些關切的話語,對孩子都會成為心理壓力。

如果一個孩子對這些壓力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調控,變壓力為動力,考場上不亂方寸,那麼,不但不會影響成績,有可能考得比較好。

如果一個孩子,本來成績就不好,而且沒有信心,對這些壓力抱無所謂態度。任誰怎麼說,我行我素,考試也不會見起色。

問題在於,有的孩子心很重,把這些“石頭”一塊一塊摞在腦子裏,而且自己給自己加壓,自我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又缺乏堅強的意誌來調控高度緊張的情緒。一到考試時候,優勢興奮中心成為嚴重的幹擾源,當然考不好了。

怎樣做才能使孩子考試不怯場呢?

首先,要從家長開支,做好減壓的工作。一方麵,家長不要在平時給孩子太多的精神壓力,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定過高的指標,達不到就如何如何。在臨近考試時,尤其不要天天嘴不離口地談考試的事,因為你說得越多,考試時刺激孩子產生緊張情緒的信號就會越多。另一方麵,不宜在孩子考試前和考試期間,為孩子做過多的物質準備和具體服務,如買很多的營養品,像保護大熊貓似的處處服務周到,這些做法會給孩子增壓。適當改善一下飲食是可以的,不能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