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人缺什麼
職業女性難對付大男子主義者
你要麵對的另一個事實,就是商業社會裏那種傳統的大男子主義。盡管社會已慢慢接受女性做事,但男人的態度卻並沒完全改變。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要先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學習怎樣在工作上應付有大男子主義者的主管、同事和同僚。
一般的大男子主義者,對職業女性常常會有以下偏見:
女人沒有能力擔負重任。即使是今天,仍有男人認為女人並不是真的想工作、需要工作。他們以為女人工作隻是在未找到丈夫、未做家庭主婦、賢妻良母之前的一種打發日子的權宜之計。
對於那些結了婚又繼續做事的婦女,在他們心目中同前者也相差無幾。
毋庸置疑,有些女人確實如此。但假如你的誌願是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職業女性,那麼,你就要建立自己的意向,並要不停地提醒他們,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人才。
女人不能對工作和家庭同時兼顧。不錯,女人生小孩時不能工作,而且很多女人當懷孕時,便停止工作。因此男人便覺得家庭責任對女人來說永遠都比工作重要。因此,一個有家庭負擔的職業女性,需要以加倍的精神和毅力去兼顧工作和兒女。
女人太情緒化。男人認為女人就是女人,頭腦不夠冷靜,太意氣用事;特別是在緊張的工作壓力下,精神容易崩潰;遇有困難、挫折、需要沉著應付時,女性便往往失去自我控製而變得優柔寡斷,甚至流淚。
雖然男人也有極度情緒化之時,但他們卻是被接受的一群。而女性隻有在不斷地證明可以在強烈的工作壓力下,保持情緒穩定,才可以消除這個錯誤的印象。
女人太柔弱,需要保護。大部分男人,在批評同性工作做得不好時,他們是無所顧忌的,但要批評一個女職員工作表現不理想,他們就覺得難於開口。這主要因為他們認為女子太脆弱,需要保護,不能用刺激性的語言去傷害他們。
如果你默許並接受這個想法,那麼你永遠都會被視為弱者,永遠得不到平等。相反,你要讓他們知道你可以保護自己,並不脆弱,當然也會以客觀的態度接受批評。
女強人一定是性情古怪。大男子主義者覺得職業女性和他心目中的傳統女人不同,所以便一口咬定,這些女人一定是性情古怪、神經質或是河東獅。你越成功,他越認為你怪僻,甚至是女人中的敗類。他根本不能接受女性想在事業上和他競爭的欲望,所以在背地裏把你的性情品格批評得一文不值。
女人不能為工作公出。這一點極為重要。公差並非是花公費遊山玩水,而是相當勞碌奔波的苦差事。如果你決心為成功而奮爭,那你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去飽嚐鞍馬勞頓之苦。
女人不能接受權勢。就算你已經升了級並作了行政主管,男人口裏雖然承認,可心裏卻相信你沒有真正的權力,而操縱大權的卻是別人。再者,男人認為女性會濫用權力,不能做上司,因此男人不喜歡替女主管做事,而有的女性也如此。也就是說女人對同性,也和男人一樣有誤解,這實在是一種不該有的遺憾。
不能和女人出外吃午飯。就算你和他隻是同事,沒有曖昧關係,男人都怕別人見到你和他單獨見麵。
男人之間工作上遇有困難,或想培養更佳的工作關係,都會自然而然地互相約吃午飯,或下班後往酒吧飲一杯;周末則約會打網球,打橋牌。但你若是女人,男人便會覺得不能隨便約會你,一方麵怕別人見到,另一方麵也怕你誤會他對你的意思。如你想衝破這種無形的羈伴,下次你應主動約男同事吃午飯。
易招惹流言蜚語。男人一向以為女人辦事能力比他低,但是,如果你升級比他快,他不但不會尊敬你,反而會懷疑你用不正當的手法去博取上司的歡心。因為你的升級使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損害,於是把你說得一文不值,認為你是因為耍手段,才獲至了升級。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形,最好的辦法就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
女人不需要享受太多薪酬。因為她們有丈夫養,有男朋友送禮物,她們賺錢的目的是買裝飾品、買時裝。
女強人沒有女性魅力。可悲的是相信這種說法的女人比男人還要多,而這恰恰是女人在事業上最大的敵人。女人對同性的妒忌也是很強的,因為女人自小便被父母,社會灌述這種思想:女人不必太能幹,太能幹會令男人怕你;女人不必和男人競爭,就算競爭,也不必求勝;女子無才便是德等。
不要在這些傳統觀念麵前畏葸不前,不要害怕成功。成功不會令你的男朋友、父母、丈夫以及兒女覺得你太男性化,反之會為你的成就驕傲。而你,也會隨之成為一個婀娜多姿,更富有吸引力的女性。
職業母親困難重重
在現代社會中,多數女性既擔當家庭主婦的角色,撫育兒女;又出外工作,承擔起部分養家的責任。既是母親又是社會工作人員的雙重角色往往給她們帶來精神和肉體的雙重壓力,使她們的處境更加困難,以下就是職業母親常常會遭遇到的困境。
首先,社會對工作人員和母親有著完全不同的要求。社會要求工作人員以自我為中心,具有自信心,不斷朝著事業的成功而努力。可是,社會對母親的要求是無私奉獻,順從,尤其是要關懷孩子。顯然,這裏麵存在著固有的衝突,這種衝突就象要求一個人同時戴兩頂帽子一樣。
其次,女人和其他人仍然希望工作的母親承擔不工作的母親所承擔的全部義務。
第三,大多數單位製定的政策和工作條例中,並不包含體諒作為母親的女職工的內容。
第四,總的來說,社會既不認可也不鼓勵(有事實為證)許多母親參加工作。
最後,對於必須工作的母親來說,社會既沒有提供有組織的保姆培訓專業,也沒有提供高質量的幼兒園。
還有一個影響工作的母親的因素,這就是父親也參與對孩子的撫育。現在,父親在家庭中也開始參與對孩子的撫育。然而,研究工作者告訴我們:“不論家中有幾個家長工作,在孩子的撫育過程中,母親起主要作用。這一傳統方式至今仍沒有根本性的變化”。沒有改變的原因不僅僅是由於男人性格固執,沒有耐心;主要是出於職業因素,我們的社會並不鼓勵男人參與對孩子的撫育。此外,男人在履行父母義務時的不稱職,也是促使傳統方式沒有改變的因素之一。在姑娘被社會化的過程中,總是考慮到某天她會成為母親;在小夥子被社會化的過程中,並不考慮某天他會成為父親,而是考慮他要供養家庭。我們社會的文化就是這樣。正如有個男人說:“確實,我想成為男子漢,但是,我並沒想到這意味著我要做父親。確實,我沒有想到我要盡父親的職責”。因此,盡管父親的形象也在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緩慢的,躊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