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麵對失敗,父母要幫助女兒反思,甚至可以調整思路。成功是可喜的,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而成就的。人們要想從失敗走向成功,就要學會在失敗後反思。失敗引起人們思考,隻有總結經驗教訓,才會在以後的事情中避免失誤。但是,在現實中,女兒年齡還小,經驗也少,很多問題可能想不明白,所以需要父母的幫助。當然,這種幫助不可以越俎代庖,聰明的父母要能夠耐下心來問問女兒“為什麼會失敗?”以激發起女兒去真正的反思。父母要把自己知道的提供給女兒,讓女兒借鑒父母的經驗得出結論。失敗是女兒成長的好機會,女兒隻有在失敗後自我反思,才能提升她善於思考的能力。
小淩是一個性格內向、外表也並不出眾的女生。在學校裏,她總是讓人覺得文文靜靜,上課從不喧嘩也從不回答問題;下課既不大吵大鬧,也不會和同學們鬧矛盾。不過,她的學習成績很差,數學隻能考十幾分,語文也不及格。老師對她的成績也早已習慣,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常常會感歎:“她怎麼會這麼笨。”所以,小淩在班裏,就像教室裏的桌椅一樣,擺在那裏,默默無聞,誰也不會在意她的存在。
小淩的父母也很著急小淩的功課。事情的轉折起於一次打掃衛生。那天,媽媽替小淩收拾屋子,看到小淩桌上的美術本,就隨手拿起來翻了翻,結果小淩的美術本吸引了她。小淩在美術本上畫了一個古裝的美女,線條雖顯稚嫩,但形抓得很好,整幅畫氣韻生動。媽媽又翻開她以前畫的畫,畫麵整潔,形象優美,有一種內在的氣質在畫麵裏流動。媽媽相信雖然小淩懵懂未開,但隻要勤加雕鑿,會是一塊美玉的。
於是,小淩放學後,媽媽問小淩:“女兒,你喜歡畫畫嗎?”小淩點了點頭。媽媽對小淩說:“如果你喜歡畫畫,媽媽可以給你報一個美術班。”小淩看著媽媽,眼睛裏流出了驚喜。就這樣小淩上了美術班,在那裏她認識了很多和自己愛好相同的朋友,而且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很多。小淩提高了自信,漸漸的走出了自閉,她和學校裏的同學有了更多接觸。同時,小淩還為班裏的牆報畫了很多精美圖畫,其他的成績也有所提高。她不再是個“後進生”了,朋友也多起來了,笑聲也多起來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女兒在某一項上失敗後,父母不要對女兒失望。也許,你的女兒有著別的潛力呢!人們取得成功不能隻用蠻力,也需要動腦筋。女兒失敗後,父母要幫助她思考,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成功路上,父母讓女兒及時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好。
(3)讓女兒正視失敗,調整心態。在失敗麵前,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會就此止步,有的人會奮起前行。所以,當女兒失敗後,父母不要忘記讓女兒試著勇敢、樂觀、自信一點。在失敗中,父母要幫助女兒分析原因,正視自己,激發起她挑戰未來的勇氣和信心。讓她在失敗的時候還能夠微笑,想到生活中的希望。在人們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中,遭受失敗很正常,所以女兒不要因為失敗就萎靡不振。父母要告訴女兒,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智慧的頭腦,還需要一顆永遠不放棄希望的心。
父母也是女兒的老師,不光是授業解惑的師者,還要成為完善女兒人格的導師。好性格和積極的心態,是女兒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奠基。
父母要想讓女兒獲得成功,就要懂得嗬護她。當她失敗的時候,父母要守在她的身旁,聽她訴說,給她意見,為她打氣,為她引路。在父母悉心的關愛下,女兒就會擁有一雙飛向成功的翅膀。
3.“女兒,再試一次好嗎?”
女兒經過很多次的努力,但沒有成功,於是不想再嚐試了,因為感覺自己再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麵對這種情況,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呢?父母應該告訴自己的女兒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或中途退縮,再試一次,或許成功就會來到自己的麵前。
人們都在追求著成功,並為獲得成功而付出著自己的汗水,可成功又需要跨越多少個難關才能獲得呢?也許隻有兩個,而有的人卻在跨越了第一個難關後便輕言放棄了,假若這時候有人對他說:“堅持一下吧,再試一次好嗎?這次你肯定能勝利!”也許,他就真的在第二次的嚐試中跨越了難關,而獲得成功。
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還沒具備做某些事的能力,但是女兒很想去嚐試。於是,她便開始做些在父母眼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有的父母隻是冷眼旁觀,有的父母甚至對女兒說:“你還是放棄吧!你不可能做到。”父母不僅打消了女兒的積極性,而且女兒也容易對自己的行為產生自卑感,失去了繼續嚐試的勇氣,這樣也就永遠不可能獲得成功。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用一些話傷害著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