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廖夫人那樣,進門孟家就被奪爵,本來就是個掃把星。更過份的是孟家落難之後,家境艱難,孟二老爺是她的丈夫,她的,動了她一點嫁妝,就要大喊大鬧,這哪是賢妻所為。所以對廖夫人的義絕,孟老太太從來沒有後悔過,這本來就不是個好媳婦,強勢霸道,老是要壓丈夫一頭,走了也好。
至於後來娶進門的孟太太,她雖然覺得不大妥當,但孟二老爺要想的,她也隻得依著他。後來挨打受氣,孟太太已經給孟家生兒育女,休棄之後要讓孟明和孟錦如何自處。至於告孟太太忤逆,前頭廖夫人鬧的那樣難堪,後頭媳婦再這樣,孟家還有什麼臉見人。
起去都是她命不好,攤上這樣不賢良的媳婦,都是命。
葉宗山聽到這裏嘴角都要抽搐了,忍不住道:“家計艱難?孟老太太這樣的分家方法,家計如何不堅艱。來去都是我的錯,定親之前我該上門一趟的。”
孟老太太分辯道:“我如此分法有何不妥,明哥兒是嫡長子,分家他就該得大頭。而且他個性懶散,人也沒什麼本事,若是不給他田產傍身,他將來可要怎麼生活。昭哥兒有本能,有能耐,還能娶到好媳婦,不得家財也無所謂,倒是下頭弟妹很,需要他來照料,這就是他兄長的本份。”
要疼誰,孟老太太自撫養孟昭成人,她心裏肯定更向著孟昭。但她首先要考慮的是孟家的利益,孟明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嫡長子是家族最寶貴的資源,隻有他好了,孟家長房才有希望。孟昭的前途肯定會比孟明好的多,不得家產也很應該。
都是姓孟的,自己的親孫子,她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所有的孫子都能好,現在孟二老爺沒了,孟昭這個家中前途最好的肯定要照看的,他照看幫補著,孟家才能實現共富,所有的子孫都有錢花。
葉宗山無語了,他突然間明白孟老太太為何能從侯婦夫人落魄成路邊乞丐一樣,實在是太有奉獻精神,而且她不隻是自己奉獻,還要求孫子,媳婦一樣奉獻。
這樣的老太太葉宗山也聽過,隻能孟老太太自願意填坑,把自己活成乞丐,還自以為是賢慧的,他管不著。但孟昭再好,這個坑他也不會讓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填。便道:“孟家正值孝中,我不該提退親之事,但此事不能再等,我先告知老太太,退親之事稍後我會張羅。”
“這……親事都定下來,這怎麼能退呢。”孟老太太看葉宗山十分堅決,頓時大驚失色,又道:“如此的不顧臉麵,家中兒女還要如何議親事。親家公也要仔細思量思量,不然臉麵丟盡了,家中老還如能出得門,要被人笑話死了。”
到這裏伸手就要去拉葉茜,嘴裏著:“丫頭,你可千萬不能糊塗,已經定下的親事,要是退掉,一家人都要為你蒙羞。女子在家是要順從父親,但背信夫家肯定不成,人要講良心。”
葉茜早在葉宗山出退親話時就不著痕跡的跟孟老太太保持距離,等到孟老太太要拉她時,她直接起身走回葉宗山身後。連廖夫人都要用義絕來徹底斷絕關係的婆婆,她還是算了吧。她本來還很疑惑,孟老太太怎麼能過的如此淒慘,現在看來真是必然。
被三從四德徹底洗腦,不管兒子多麼混賬,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男人行事不該管。孟老太太要是軟弱無能就算了,還要要求媳婦也得如此,不管吃了多少虧,都要麵子要賢良的名聲。不然就不是好媳婦,她還得擺一擺婆婆的譜,好好教訓媳婦。
就像孟老太太剛才要媳婦嫁妝養家,在孟老太太看來那就是理所當然的。就是當著親家公的麵也可以直接出來,女子就是要賢慧,就要為男人奉獻到死,再苦都是甜的。這才是好媳婦,好女人。
孟老太太看葉茜這個反應,心中十分不喜,悲憤的道:“做人做事怎麼能如此,如此的嫌貧愛富,你們不怕惹人笑話嗎。我怎麼會如此的命苦,淨上攤上這樣的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