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弘被應仲良召到宮裏,就看著應仲良在禦花園裏釣魚。
“你們都下去吧!”應仲良揮了揮手,示意身邊的人離開。
“是,陛下!”所有的隨從都離開了這裏。
“丞相,南蠻事,暴露出太多問題,不知道有什麼方式解決麼?”應仲良還拿著魚竿在釣魚。
“無外乎士族官宦之禍也!易,也難!”應仲良找個地方坐下了。
“這些士族紮根大燧多年,根深蒂固,確實難以根除,朕也沒指望一蹴而就,就達到最好的效果,慢慢來也是可以的。”應仲良說道。
“現今大燧的官製,幾乎是父死子替,或者幹脆是某一家族控製著某些職位。這些人有沒有真才實學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們絕對不是為國家和陛下您服務,他們服務、效忠的隻是自己的家族。所以他們才會因為個人恩怨,而置國家危難於不顧。所以,想要打破士族的壟斷,就必須擁有更多平民出身的官員。比如陳文廣,在他一戰成名之前,誰人知之?若不是周、梁入侵各士族不肯協作,不堪一擊,怕是大燧在十年前就已經被滅了。而從平民中選拔人才,有三策。”萬弘說到這不說了。
“欸~丞相別吊朕胃口了,快說說哪三策!”應仲良丟下魚竿。
“下策察舉,中策天子察,上策科舉!此三策……”萬弘又不說了。
“你說,你想幹什麼,直接說,再吊朕胃口,朕,朕可不高興了。”應仲良急了。
“都不好,唉,都難啊!”萬弘歎息道。
“你……”應仲良直接拿起魚竿就想打萬弘。
“陛下這麼著急,慢慢來怕是不行了,還是用快的吧!”萬弘移開魚竿笑道。
“快的?說說看。”應仲良又放下魚竿。
“科舉製最快!他從底層選拔人才,可以直接打破士族對官位的壟斷地位。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不屬於各士族,完全是忠於陛下的。”萬弘說道。
“怎麼實施呢?”應仲良問道。
“昭告天下,讓全國都開設書院,允許各地平民入院學習,然後每兩年召開一次科舉,直接通過考試獲得進入朝廷做官的機會。為了避免士族插手,這第一次科舉可以直接在帝丘召開,讓天下讀書人全部來帝丘考試,陛下親自監考。等到選波出第一批人之後,以後的科考就可以交給他們了。以後,他們都是天子門生!”萬弘說道。
“天子門生……好,那中策和下策不如一並實行,三管齊下,豈不是更快!”應仲良說道。
“察舉製的弊端,在於察舉之人,都是士族把控,所以察舉來的人,他們是不是真的有那個實力姑且不提,但是他們十有八九,是士族的人;而天子察,需要陛下親自走訪天下,從各處不起眼,甚至讓人感覺厭惡的地方去尋找人才。他們可能是殺豬的,可能是一個廚子,也可能是乞丐!這些人一旦被陛下發現,絕對死忠陛下,然而,這個太看眼力,而且耗時良久,並且……”萬弘還沒說道。
“別並且了,朕離上一次出宮也差不多有半年了,朕想出去看看,你看著安排吧!”應仲良打斷了萬弘。
“皇後懷孕四月,陛下這個時候離開,不好吧?”萬弘說道。
“反正她也不讓朕進去,等孩子生下來,朕也差不多回來了,剛還借看孩子之名去她那裏。現在嘛~朕還不想被她打死。”應仲良鬱悶的摸摸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