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之將在丞相府發生的事告訴鄭穎,鄭穎雖然氣,但是也沒辦法,就算揭過了。
一個月後,第二次科舉考試在帝丘召開,此次錄取了三千餘人,成為曆屆科舉中錄取最多的一次。
由於第一屆隻錄取三人,成為錄取人數最少的一屆;而第二屆錄取三千,成為最多的一屆。於是人們都感歎:真任性!
之所以錄取這麼多人,完全是萬弘的意思,他說官員需求量大,多錄取些做準備。
再加上此次題目也算簡單,所以稍微有些文采的,都被錄取了。
隨後,萬弘調集各地訓練的大軍分別進入胡岩,方圓和津南。
然後召集全國各地駐守的將領來到帝丘,一起討論出兵計劃。
武將們聚集在一間空蕩蕩的房間裏,這裏沒有桌椅,隻有一個巨大的沙盤。
“上次一別,我等兩三年未見,實在是想的緊啊!”胡劽對著文援說道。
“嗬嗬,我比不得胡將軍,真妃娘娘可是生了兩個皇子,而我,算不得外戚。誰不知道,現在大燧三大家族可是皇後的鄭家,你們胡家,還有敏妃娘娘的劉家,而其中你們鄭家才是勢力最大的。”文援酸酸的說道。
“欸~話不可這麼說,誰不知道文將軍才是擁立陛下的大功臣,一直受陛下信任。”胡劽故意說道。
文援連番犯錯,早已經被踢出權力中心,胡劽故意刺激他,就是想讓他離開應仲良,轉到他們胡家來。
“哼!”文援一聽這個,不由的來氣。
他都被踢出權力中心了,胡劽還故意揭他短,所以對胡劽就討厭起來,不再理他。
不一會兒,應仲良和萬弘一起來了。
“此次是軍事會議,隻有武將參加。討論的東西,想必都已經知曉。此次會議除了會議過後不得說出去之外,沒有其他要求,大家暢所欲言,將你們心中的北伐計劃說出來。我們要規劃一條最可靠的北伐線路。”萬弘說道。
“臣等明白。”眾武將連連點頭。
“由於我們是兩麵開戰,所以有個主次之分,都說說主攻哪個,次攻哪個。”萬弘說道。
“末將以為主攻周國,次攻梁國。”鄧子隆迫不及待的說道。
“理由!”萬弘打個哈欠。
“周國強而梁國弱,主攻周國可以滅調強敵,而使梁國不敢動手,那麼……”鄧子隆還想闡述自己的意見。
“住嘴!都說了兩麵開戰,意思就是我們要同時對周、梁兩國開戰,不存在梁國不敢動手的情況。”萬弘打斷道。
“你的意思是兩麵開戰,而不是一邊牽製一邊進攻麼?”鄧子隆咽了口口水。
“對!現在明白了?其他人有什麼意見?”萬弘懶得聽鄧子隆的話,直接問道。
“兩麵開戰,考慮良多,這……”胡劽還想就地分析一下。
敢情胡劽想的也和鄧子隆差不多。
“注意問題,我問的是主攻哪國!不要給我偏題。”萬弘再次打斷。
一時間,房間裏響起了討論聲,明顯是在針對各國情況進行分析。
“陛下,看見了麼,思前想後,顧慮多多。”萬弘搖著頭對著應仲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