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鄭指揮作戰的吳躍樓,被司馬雋抓住,以萬弘餘黨的罪名押解進京,攻打新鄭的任務落到了應仲明手裏。
但是應仲明是個粗莽漢子,隻知進攻,所以他將任務交給了甘疾,自己跟著司馬雋回了帝丘。
他想問應仲良為什麼要殺死萬弘。
然而留下來的是甘疾、甘雲、袁昶、楊琚和鄭珪五人。當他們得知萬弘死訊的時候,都不敢相信。萬弘走的時候還好好的,這才沒多久,就死了。
“陛下在清理軍界,丞相權大,吳將軍是應天表兄,所以都被抓了。但是,我們也都不是什麼好背景。”甘疾說道。
他說的沒錯,這五個人,除了鄭珪,甘疾和甘雲是西燧降將;袁昶、楊琚是周國將軍,都不是應仲良的親信。
“那你想怎麼做?”袁昶猜到甘疾想說什麼。
“救下吳將軍,和梁國合作,推翻應仲良的統治。並肩王才是真正的仁君。”甘疾說道。
“這對於我們有什麼好處?”袁昶說道。
“周國複國,我們支持你們。”甘疾說道。
袁昶很心動,因為燧國內部有人想造反了,而且手裏還有十幾萬部隊,加上他手裏的,配合梁國人,有近五十萬部隊。
“要不,先弄掉梁國再說?”楊琚插嘴。
他們手裏加起來二十多萬,但是梁國新鄭加末都有近四十萬部隊;而末都附近還有鄭灝近二十萬人,新鄭除了他們,還有方悼等人的二十萬部隊,而萬弘直轄的部隊已經被解散。可以說,在這些地方,梁國實力最強,而他們手裏控製的部隊最弱,畢竟人數不及。
“和殘存的梁國合作,比現在這個擁有半壁江山的梁國合作要好的多。”袁昶已經有了決斷,他決定複國。
之所以前麵不做,是因為萬弘還在,燧國算是團結。如今應仲良自毀長城,殺萬弘,抓吳躍樓,軍隊將領離心,正是複國的大好時機。
所以,幾人決定先用燧國的糧草幹掉宗驄,然後再興兵南下進攻帝丘。
鄭珪雖然參與了討論,但是他畢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他悄悄的派人將消息傳遞給了應仲良。
“這些逆賊,就是對他們太好了!”應仲良冷冷的說道。
“陛下,現在該當如何?”劉俾問道。
“鄭家,還有誰可以為將?”應仲良問鄭會棋。
“大概,隻有平之了。”鄭會棋說道。
“鄭平之?朕記得他年齡很小吧!”應仲良說道。
“是,今年十六,不過自幼熟讀兵書,對於行軍布陣,有自己的一套見解。”鄭會棋解釋道。
“那就由他掛帥,清理那些逆賊。”應仲良說道。
“陛下,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胡努說道。
“有話就說。”應仲良陰著臉。
“軍中多鄭家,恐對陛下不利!”胡努當著鄭會棋的麵對應仲良說道。
“鄭家多才俊,用之如何?你們胡家倒是推薦個人過來啊!”應仲良說道。
“我胡家有子弟胡時殫可為陛下分憂。”胡努說道。
“那敗家子你也敢推薦給陛下?”文貅罵道。
文貅作為文家的長者,知道帝丘各大家族族人的情況,胡時殫就是一個比較出名的胡家成員,他出名不是因為他如何才智過人,如何忠孝節義,而是做了一堆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