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家出了事故,所以今天七參政和六部集體休息,前往劉家吊唁。
劉俾年近七十,終於抵擋不住歲月,壽終正寢了。
劉俾去世的消息報給了應仲良,應仲良給了劉俾‘文長’的諡號,然後追封為太師,賜節義碑。
劉思珺得到消息後,要求返回帝丘,為劉俾守孝。應仲良想想少了累贅,就同意了,讓視聽衛送她回京。
鄭穎也讓人以太子的名義送去了慰問。
劉府
劉弦以家主的名義,接待來自各家族的人。
“節哀順變。”應伯元進來說道。
“有勞王爺掛牽。”劉弦說道。
“對了,敏妃娘娘什麼時候回來?”應伯元問道。
“不日即回。”劉弦說道。
他不明白應伯元問劉思珺什麼時候回來幹嘛,畢竟沒有交集。更何況,臣問君妾,是大逆不道的事。
“嗯,不知道,敏妃娘娘,可曾帶來了陛下的口諭?”應伯元問道。
“口諭?能有什麼口諭?”劉弦愣了。
“好吧!本王還有點事,先行告辭。”應伯元揮手告別。
“告辭!”劉弦說道。
他搞不懂應伯元在搞什麼,但是好像與應仲良有關似得。
應伯元走後不久,鄭會棋也離開了劉府,然後他們到了一處僻靜的地方,坐了下來。
“上次邵文中死後,陛下說等他口諭,一直沒到,是不是有問題?”應伯元問道。
“不來也好,也怕出現邵文中的事啊!”鄭會棋說道。
畢竟邵文中就是幫應仲良做事,才導致滅族的事。
“皇上,不會又讓我們去殺皇族吧?”應伯元猜測。
“應叔策他們?”鄭會棋也在想這個問題。
“唉~不會又背鍋吧?”應伯元也怕了。
而且應伯元本人也是皇族,雖然自己並沒有想要奪取皇位,但是不代表沒有危險。就像應叔笙,也是忽然就被殺死。
“隻要別像邵文中那樣不留活路,想必也能安全。”鄭會棋說道。
“嗯,說的有理。”應伯元點點頭。
劉思珺回來了,沒有帶來應仲良的口諭,但是另一個人帶來了應仲良的聖旨。
‘朕聞西邊蠻族眾多,土地肥沃。遣使查之,所言不虛。禮部速遣使者,讓西蠻歸順,不然,兵馬相加!’
“什麼時候派的使者,我們怎麼不知道?”鄭會棋愣了。
“你以為皇上還隻靠我們這些人?”應伯元搖搖頭。
“唉~也是,除了視聽衛,估計還有其他組織,我們不知道呢!”鄭會棋點點頭。
“那禮部,這事交給你們了。”應伯元看向太史長庸。
“是,王爺。”禮部尚書太史長庸點點頭。
“皇上的信件裏,提到讓一個叫孔漱玉的人,做個禦前隨侍,讓我們禮部備案,是否執行?”太史長庸問道。
“這麼小的官,就執行吧!”應伯元說道。
“是。”太史長庸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