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南蠻事(1 / 2)

雖西蠻戰事結束之後,文援率軍離開。而蔡子恒,則是按照應仲良的命令,在這裏建城駐紮。

城名西蠻,建立在大燧與西蠻的交界處。

然後讓馬智就在西蠻城邊上建立王城,馬智按照自己的部落名字,結合稱號,取名馬王城!

其餘西蠻各部,隻能向馬智稱臣。而馬智,則是向大燧稱臣。

因為馬智的稱臣,作為大燧的第一個附屬國,應仲良特意授予馬智馬王的爵位,並授予印綬,官服等等。

馬智的受封,引起了南蠻的不滿,因為南蠻諸部,到現在,也隻有個小小的將軍職位,還要受大燧朝廷的管轄外加視聽衛的監視,這讓他們很不滿,他們渴望和馬智一樣,獨立建國。

於是他們上書應仲良,要求和馬智一樣的待遇。

奏折經過南越道道台的時候,被南越道道台閆庾攔了下來。

“這些南蠻子,想太多了,皇上肯定不會答應的。”閆庾說道。

“可是,這奏折,肯定是要送上去的,不然這裏一旦出了問題,這個鍋,可是要我們背的。”蠻州太守岑信說道。

“也不知道陛下會怎麼處理。”閆庾說道。

“嗬嗬,不好說啊!”岑信說道。

隨即,他們將這封南蠻要求獨立建國的奏章交到了應仲良手裏。

應仲良收到奏章後,什麼也沒說,隻是發回帝丘,讓太子和三大參知政事先決定怎麼做。

不是應仲良民主,而是想看看應不識怎麼處理這件事。

至於他的處理方式,他下令方悼調集江都禁軍十萬,南下南越道,隨時準備鎮壓當地蠻族。

應仲良不允許已經到口的肉,又吐出來。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南越道的港口是大燧三大水師之一的第三水師的駐紮地,一旦南越道的南蠻諸部獨立,那麼大燧將失去大片領土和一個港口。

這,應仲良不允許發生!

西蠻隻是一片陸地,一片林子。而南蠻是海洋,是平原,是資源!因為這個差距,所以應仲良不會放棄。

等到奏章傳回帝丘的時候,應不識召集三大參知政事和六部尚書,共同商議這件事。

“南蠻諸部,欲學習西蠻諸部,行建國之事,諸位可有什麼意見啊?”應不識問道。

“南蠻經營多年,是斷然不可能放棄的。南蠻那些部落,無非就是嫌好處不多,我們與他們談談,自然就解決了。”文貅說道。

“我看不像。”魏可量反對道。

“哦?魏大人有什麼想法啊?”應不識問道。

魏可量說起來是屬於新人,並不屬於任何一派,所以應不識對他有好感。

“那南蠻是見西蠻建國,才有建國的想法。所以,處理方式無外乎兩種:一是徹底滅掉西蠻的馬王國,讓南蠻諸部明白我們大燧中央的態度;二是讓南蠻和西蠻一樣建國,保證我大燧的宗主權。但是,兩個都有弊端。前者是置陛下於不信,後者會使大燧失去大片領土。更為重要的是,大燧第三艦隊的駐紮地,就在南越道,一旦南蠻諸部獨立,那我們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港口。南蠻諸部完全可以依靠港口的優勢,建立一支水師,與我大燧對抗。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鎮壓南蠻諸部,讓他們死了獨立這條心,就可以了。”魏可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