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東海欲立帝(1 / 2)

典禮結束後,文貅、唐單、魏琿等人聚集在一起,討論今日典禮上的事。

“應不識,不好控製。”魏鸞開口說道。

“我們看的出,不需要你解釋。”文貅陰著臉說道。

“不如,幹掉他吧?”魏鸞說道。

“幹掉他?我們拿什麼和楊湘波他們對抗?鄭穎好歹算是皇太後,不管是攝政還是臨朝稱製,都是名正言順的事。所以,應不識,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死。”魏琿說道。

“應不識這樣的人,遲早會把我們全部殺掉。”魏鸞說道。

“去查查暴君的其他幾個兒子在哪,我們到時候立他們。”魏琿說道。

“應不詢和應不語在東海叛軍手裏,應不訴,現在卻是不知道在哪。”文貅說道。

“應不識年紀太大了,已經二十又二;應不詢和應不語也都二十、二十一歲了;隻有那應不訴,今年才十一。應不訴,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唐單說道。

“應不訴,是邵詩音的兒子。邵詩音在帝丘城破的時候,在哪?”文貅問道。

“不知道啊!誰會注意一個女子和一個孩子?”文援搖搖頭。

“那就先將就著,讓這應不識先當著。等找到其他幾個,再換了他。”魏琿說道。

“嗯。”眾人點點頭。

卻說東海道,海州城內,王淮、李衛安和鄧之洛三人坐在水師衙門。旁邊還有東海道道台吳孟、海州太守韓允奇。

王淮本來在海外拓展領地的,得知應仲良駕崩,就帶人回來,準備給應仲良奔喪。單手到了海州,才發現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因為除了海州,周邊地區,全被東海胡昊陽占領了。

而他在詢問過吳孟之後,更是知道整個燧國,已經基本上淪為四亂之地了。

“吳大人,今後有什麼打算麼?”王淮問道。

“死守海州,保海州百姓平安,就是我的打算。”吳孟說道。

“可惜,我三人手裏的是水師,不能幫上大人什麼忙。”王淮有點不好意思。

“不如,吳大人帶著百姓,和我們一起遷移到海外去。我們在海外已經有了立足之地,就差百姓了。”鄧之洛說道。

“對啊!吳大人,海州百姓躲避戰亂,正好可以去海外。我們在海外已經占領了七城,周邊幾個國家都被我們打服了。現在我們所缺少的,就是屬於大燧的百姓!海州有百姓幾十萬,去了海外,耕種漁獵,經商走地,還是可以的。海外各國頗是落後,海州百姓過去了,也能為他們帶去文明,助他們發展。”王淮說道。

“我也想過,隻是不知道你的船,能夠帶多少人啊?”吳孟問道。

“加上海州本來就有的船隻,我們一次帶四萬人離開,不成問題。”李衛安說道。

“可是海州有老百姓近百萬,一次四萬,怕是耗時良久啊!”吳孟說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從海州到海外,一來一往,起碼四個月時間,這還是順風順水。若是遇見逆流,起碼半年一來回。這般算來,一年也就來兩趟,最多帶走十萬人。海州百萬老百姓,起碼十年才能帶走。”韓允奇說道。

“這不算不知道,算過才知道,有點不現實啊!”鄧之洛說道。

“我們可以先運送老百姓過去開荒種糧,以免到時候,剩下的百姓過去之時沒有食物可吃。”李衛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