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二十一世紀人才七大特征
清華經管學院的王教授說,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應具有以下七大特征。
(1)具有高尚思想素質,時代責任感,勇於擔負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2)具有明確具體的奮鬥方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拆不罷休。
(3)具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意識,敢於麵對嶄新世紀的挑戰。
(4)具有廣博的知識儲備,較紮實的基礎知識,較深厚的專業知識,較廣泛的鄰近科學知識和科技發展前沿知識。
(5)具有較強的吸收容納能力,能夠通過學習實踐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6)具有觀察、思考和分析能力,能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並將自己的成果準確、清晰、有效地表現出來。
(7)具有較強的創造能力,不拘於現有模式的束縛,通過科學分析、合理推測、大膽想象及成功實踐,創造新的社會及自然科學成果。
總之,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將在新世紀裏大放異彩,新的環境要求人們必須具備好的素質才能適應它。必須德智兼備、有眼光、有明確的奮鬥目標,能夠不斷學習,不斷自新,勇於奮鬥。必須具備這些素質,才不會在新世紀裏被淘汰。也隻有在這些方麵出色的人才,才能在新社會中春風得意,創出一片天地來。
3.人才競爭更趨激烈
現在可以預見的是,入世之後,人才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說過去的競爭屬於“遠距離競爭”,那麼現在將變成“直逼前沿”。比如中關村裏,這兒是一家中國公司,隔壁就是一家外國公司。這家公司月薪5000元,那家公司月薪10000元,人才競爭就在眼前。
當然,競爭之下,我們的產品質量會更好;競爭之下,我們自己的管理水平會逐步提高,我們的人才待遇也會進一步提高。
“入世”意味著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和周邊地區在千方百計爭奪人才。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去年5月給美國國會提出了一份人才引進計劃,將原來每年引進的人才數量11.5萬,擴大到20萬人。
4.做事將強調國際規則
過去我們研究處理問題時,如果什麼東西講不通了,噢,中國特色!加入WTO以後,遊戲有規則,規則是國際慣例。
現在我國研究WTO的人沒有多少,隻有幾十人,而美國研究WTO的人,有幾百個。我們中國人如果不懂國際慣全,不研究國際政治、經濟,怎麼去適應WTO?WTO者,經濟聯合國也。不進聯合國,政治沒地位;不進WTO,經貿沒地位。中國的大學、研究院所,要有一大批人來專門研究WTO,研究我們的法律、規章、製度、政策有哪些與國際慣例不相適應的地方。
國際化首先要求我們有更多的具備跨文化能力。懂得外國政治、經濟、文化、風俗、思維方式、談判特點等等。
其次,國際交往中,中國人也需要克服民族性中某些消極的東西,比如過度自謙就應該改為不卑不亢。
第三,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外語問題,還包括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國際商務規則乃至於運用語言的方式等內容。這是現實向我們提出的新的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