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映秀鎮送藥(2)(1 / 2)

山路不算太難走,可是由於地震毀壞了地貌,我們還是迷了一段路,半個小時之後才到了公路上。

通往映秀的213公路嚴重塌方,車輛無法前行,救災物資主要靠有限的人力徒步50多千米送到映秀地區。連日來的餘震近百次,超過5級的餘震每天也有三四次。路麵毀壞的程度十分嚴重,地麵的裂縫與塌方讓人觸目驚心,而我們也步步提心吊膽——塌方與飛石不斷。

一路上我們遇到很多救援的部隊和全國各地派出的特警、公安。我們還遇到了一支給先遣部隊送補給的後勤部隊,第一批部隊12號下午就急行軍趕赴汶川重災區了,他們隻帶了半天的口糧,到現在都餓了兩天了,聽了好讓人感動和心酸。

他們背的包好沉啊,一般都有六七十斤重。同路行來,我感覺他們紀律嚴明,作風嚴謹,速度快,是一支很讓人敬佩與振奮的部隊。

這時天還沒黑,傍晚的陽光很暖和,與路邊的江水相映,波光粼粼,非常美。但此時此刻,美景卻與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若不是這場災難,這裏該是欣賞美景的好地方。

前麵塌方,工程部隊正在疏通。

很多戰士用包當枕頭在公路上躺下小睡一會兒,以解勞頓和困乏。一張張年輕而有朝氣的麵孔在夕陽的餘暉中熠熠生光,讓我們看到希望。

隧道裏突遭地震

這次徒步比以往哪次都格外艱苦和危險。在行進中要經過一個公路隧道,約一千多米長。沒有照明,從入口進去之後就伸手不見五指了,頭燈在這種大範圍的漆黑世界裏完全不起作用,腳步總是會被震落的碎石絆住,手機沒有信號,身邊的人也感覺不到方位。越往深處走心裏越害怕,於是我們幾個唱起了《西遊記》裏的歌壯膽,同時提醒大夥不要走散。

突然,不知道是誰大喊一聲:“地震!”大地開始劇烈晃動,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向出口衝出去。若是隧道塌方我們的生命大概就此完蛋了。

耳邊充斥著小孩的哭喊聲,女人淒厲的尖叫聲,漆黑的世界被巨大的恐懼彌漫,再漫延至每個人的血液裏……我背著四十多斤的登山包,撒開腿不顧一切地往前狂奔。那個瞬間,我似乎一下擁有了蓋世輕功,將求生的最後潛力都發揮出來了。有人摔倒了,驚起一地灰土,狂奔中,我感覺口鼻裏全是灰土,卻也顧不上這許多。直到前方灰蒙蒙的有了一絲光亮,幾近絕望的人們奮力向這惟一的希望衝了出去……

我們5個人圍在隧道口外彎腰大口喘著氣。我的娘啊,嚇死我了,那一刻我真有種絕路逢生的感覺。

曆經由死到生的這十幾分鍾裏,我的腦子裏閃過無數個念頭,待逃出隧道我才明白:光,為什麼被世人稱為希望。

天漸漸黑下來,山裏寒氣襲來,我們都是短袖,但因為一直在運動中感覺並不太冷。

夜裏走山路真是讓人心驚膽戰,路上不斷有塌方和落石,我們也備受打擊:一路不停問路,一會有人說還有十幾千米,一會又有人說就隻五千米不到了,大喜。等我們加緊趕了一個多小時,再問時又變成三十幾千米了,天哪,啥時候是個頭啊。其實我們知道還有很遠的路,但都盼著能早點到,雖說都知道問了也沒用,但我們還是不自覺地碰到人就會去問。結果搞得我們自己一驚一乍的。

為了趕時間買藥,俺們中午隻啃了幾個饅頭,每人帶了4瓶水,晚上啥都沒吃,又凍又餓。藥必須第二天送到,那邊非常緊缺,我們留的返回時的補給也不夠。寶哥和小胖沒走過遠路,腳上已經滿是血泡和水泡。

走到半夜1點多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就地休整的濟南軍區“鐵軍”某部的先頭部隊。官兵們全是在馬路中間鋪張塑料布,直接和衣躺下,身上再蓋一層塑料布,然後擠在一起取暖。

一個排長告訴我們說前麵的路完全垮了,得走江邊懸崖過去,上麵不停有落石,晚上走太危險,讓我們明天跟他們一塊兒行動。

於是我們就地紮營。山裏晚上極冷,估計氣溫最多一兩度,而且濕氣特重,我們身上全起了水霧,衣服幾乎沒幾根幹紗,寒風似乎要吹進骨頭裏去。

來的時候為了減負,我們5個人隻帶了兩頂帳篷,而且還是之前在都江堰淋雨濕了沒幹透的。其他睡袋、防潮墊什麼的一律沒帶,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