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最後的考驗(3)(1 / 3)

前麵突然出現了一個山洞,山洞前是一段很陡的上坡路。我衝上坡頂,原來是個路洞,洞那麵又是一個急速下坡。這時我終於看到人跡,一輛越野迎麵開來,司機是個藏族人。和他打聲招呼,繼續我的行程,我打算今天騎到紮西宗鄉。

過了這洞,又見大道劈開兩山,穿石而去。這已是山腳了,眼前突然閃現一抹亮亮的綠帶。山腳的第一個小村,有著大片大片的綠綠的青稞田。走過那風沙漫卷、枯澀乏味、顛簸不已的長坡,突然見到綠色,我被這勃勃的生氣所感染,頓時心情大暢,之前的孤寂與陰翳、自憐自勵的心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新奇與對前方的向往。

過了小村莊,接下來的路反而更爛了,一路顛得我快要吐血。又過一村時,望見很多小孩子朝我蜂擁而來,我忘了刹車,隻是大聲叫著“讓路”急速穿過。一路上所見景觀頗為荒涼,離紮西宗鄉還有3千米時,我遇到第一個邊防檢查站。例行檢查完後,我跟邊防站的官兵閑聊了一會兒就繼續趕路了。

讓人崩潰的最後47千米

下午3點左右,我終於騎完了30多千米的爛路下坡,來到紮西宗鄉。這一路顛個沒完沒了,我的骨頭都快被顛散了。

這是個三岔路口邊上的小鎮,去珠峰、崗嘎的路在此交集。這裏東西還算便宜(相比較而言)。我在路口邊找了一家藏式旅館住下,還算幹淨,20元一床位(其實15塊就成,回來時我還住那床就隻給了15塊)。

據說這裏去絨布寺隻有40多千米了。我打電話跟月光他們聯係了一下,問了問後麵的路況。天上都是雲,雪山都被遮住了,到那兒去也沒什麼可看,且聽說那邊吃住很貴,於是我當即就住下了(後來慶幸當時的決定多麼明智啊,第二天才知道這47千米的路是何等難騎),這裏至少偶爾還能有電。

安頓好住的地方,因為不太吃得慣這家藏族人煮的東西,我便下樓找吃飯的地方。路口邊有兩家四川人開的飯館,我點了個蛋炒飯,要了一瓶啤酒,一共15塊錢,還不算貴。

我想在這裏開家飯店倒也不錯呢,可以沒事兒就往珠峰跑。但又聽說這裏一天就通兩三個小時的電,沒有網絡,俺就再不有這念頭了:“不能上網,不把俺給憋死?”

7月13日,總以為今天隻有那麼點兒路,才40多千米,怎麼騎4個小時也足夠了,晚點出發也沒啥。所以快11點時我才起來,還是因為拉肚子才起來的。唉,來到這個高海拔地區就一直沒好過,鬱悶。

藏族人的房子很好玩,我住在二樓,樓梯在整個二樓的中間,周圍一圈兒房間,“茅房”也在二樓。這“茅房”絕對神奇——二樓最靠裏有個房間,打開門,裏麵一個四麵空空的木板房,有幾扇窗戶,房的正中地板上有兩個長方形的洞,直通一樓,洞上有兩個帶柄的木蓋。拿開木蓋,臭氣熏天,那就是茅坑了。從沒裝玻璃的窗口望去,可以看到外麵很漂亮的雪山和藍天白雲,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哈哈。

待收拾停當,我便下樓去對麵的重慶飯館吃了碗10塊錢的蛋炒飯。然後就出發,上車就低頭猛蹬,一幫小孩好奇地跟著我跑。

突然一個小孩邊跑邊問我是不是去珠峰,我說是啊,他回手一指身後,說在那邊!“啊?又走錯路了?我的奶奶耶。”趕緊調頭重新回到鄉裏惟一的三岔路口,問路人珠峰往哪裏走?這才曉得俺剛才是往崗嘎方向跑了,還好有小孩告訴我正確的方向,不然出了鄉,連個人影都沒有,俺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意識到走錯路呢。且這路上還有狼——很多時候光努力是沒用的,方向的選擇才是決定性因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