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最後的考驗(3)(3 / 3)

進寺門時,一個刻經石的藏族青年跟我比劃,問我要“smoking”(普通話一概不會,到是會幾個英文單詞),我找出之前買的一包女士煙,給了他一根。他很友好地跟我套近乎,嘰裏呱啦一通,可惜俺隻有看著他傻笑的份兒。進得寺院,才發現寺院很小,院子裏有很多鳥兒和鴿子上下追嬉。左邊大殿裏傳來頌經的梵音。傍晚寺院裏愈是清靜,這裏的生活雖神秘怪異,卻很是平靜祥和。喇嘛們都在大殿裏做功課誦經,一個尼姑在掃院子,另一個尼姑在房間裏收碗,把金屬碗一個個擦拭幹淨,鋥亮鋥亮的,整齊地碼在被夕陽染成金色的墊子上。曬碗?這是消毒嗎?這些碗有金、銀、紅三種顏色,這好像是用來點酥油燈的。

站到二層的閣樓上,隻聽得院中的經幡呼呼作響,遠處的雪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寺門邊簷的角落裏,刻經石的年輕人向我兜售他的作品。他拿起一小塊刻了吉祥圖案的彩色石塊。“money!”兩食指一疊:10塊錢。我搖搖頭,想解釋我包裏東西太多,背不動,卻不知道該如何和他溝通。他身上滿是灰土,坐在牆角邊,身邊一堆石塊,還有戳刀、顏料、一壺酥油茶、一個小碗。他專注地在石上雕刻幾下,拇指食指撮起茶碗咄上一口。他的手指由於長年刻石,顯得有點滄桑,但卻靈巧無比。

出了絨布寺,這時候珠峰漏出了一角,初見崢嶸,令人有些興奮。天再過一會兒就黑了,我快速跑起來,想趕在天完全黑之前找到最合適的拍攝地點。我不停地更換地點,嗬!如此劇烈的運動,若我不是一路騎車上來的,這麼跑十有八九要癱倒在地。因為我根本不用去細細感受,就能感覺到自己的心髒如擂鼓般劇烈跳動。

晚上待在燒牛糞爐的大客廳裏取暖,跟那堆老外及本地藏族人聊天。一個小屋裏居然彙集了說三種語言(藏、漢、英,居然還有半搭子法語)的人,妙的是,居然大夥都能明白其他人想表達的意思,神奇啊。當然,大夥都是兩手上下忙個不停地打手勢交流,就差沒用腳了。

我把一路背來的3斤糌粑粉(從拉薩出發就帶著,我可是一口都還沒嚐過,不知道咋吃)給了女老板,她教我做了一碗糌粑:先放酥油,用開水或者酥油茶泡開了,再放白糖芝麻什麼的,然後把糌粑粉放進去用手使勁揉。糌粑粉吸水極強,揉巴一會兒就成了一塊麵團一樣的東西。聞起來很是香甜,吃起來開始味道還不錯,我吃了三分之二,再吃就想吐了,隻好拿出自己的幹糧吃了些,喝了點兒水,就沒再吃其他什麼了。

23點我就睡了,想著第二天還得早點起來徒步進珠峰——據之前來過珠峰的寶哥說,前麵到珠峰大本營的8千米路上有三道關卡查驗邊防證,登記進出時間。且隻能到大本營邊上的山坡,嚴禁再往前走,有武警持槍站崗,控製極為嚴格。

珠峰大本營也才5200多米,而我的目標是進入珠峰內部區域,去到海拔6800米的abc營地,看看大自然的奇跡——珠峰冰塔林。強烈的願望讓我無法抑製。我做了周密的徒步計劃:天亮前偷偷鑽過三道武警關卡,跨過警戒線,摸進不對普通遊客開放的珠峰禁區……

攻略小記:定日——加烏拉山埡口(海拔5210米,17.8千米大上坡)——紮西宗鄉(海拔4119米,全程73千米)——絨布寺招待所(海拔4900米,全程49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