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服從與反抗(1 / 2)

有時候,老亨利對兒子的某些愛好並沒有過多的反對和幹涉,在他看來,所有這些都隻不過是兒子的“業餘愛好”而已,終究會成為過眼雲煙。“作為一個百萬富翁,愛德塞爾的確應該有自己的愛好。”有一次,他突然以一種非常善解人意的方式對克拉拉說了這麼一句話。

然而,父子之間的關係依舊很緊張。愛德塞爾帶著妻兒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這引起了克拉拉的不滿,她隻有這麼一個兒子,況且她很想念她那些孫子孫女。可是,她眼看著父子兩個越來越難以溝通,不禁埋怨自己的丈夫:“你是不是對兒子太苛刻了?”

老亨利沒有答話,轉身離開了。這些年,克拉拉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隻要一提起兒子,亨利就什麼也不說了。對於這個在優越環境裏長大的兒子,亨利已經不止一次地考慮過,他認為這個兒子生活得太順利了,他應該體會到競爭帶來的強大壓力,從而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那麼,誰能帶給他這樣的壓力呢?考慮來考慮去,最終他把目標定在了索倫森身上,他想通過強勢的索倫森去打壓自己的兒子。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每當愛德塞爾行使總裁的權力發布重要決定的時候,索倫森就會千方百計地阻撓。他不知道是父親授予索倫森這樣對抗他的權利,但他明白,他自己的力量是多麼有限,他必須有個堅強的助手,能夠幫助他在自己的公司裏推廣自己的想法,真正地樹立起自己的權威,最後,他把眼光放在了凱斯勒身上。

奧尼斯特·凱斯勒畢業於密歇根大學和哈佛大學,是埃莉諾的妹妹約瑟芬的丈夫,在凱斯勒追求約瑟芬的過程中,愛德塞爾和凱斯勒自然地成了好朋友。和愛德塞爾相比,凱斯勒看上去更加堅定,更有自信,而這恰恰是愛德塞爾所不具備的。當年在審理道奇案的時候,凱斯勒剛好在審理這樁案子的律師事務所工作,他曾經到光明港拜訪他的客戶,並且直言不諱地告訴亨利他很可能會敗訴,亨利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會幫助別人說話呢?你應該站在我這一邊。律師都是寄生蟲,還是來我這裏吧,我給你一份好工作。”就這樣,1919年8月,凱斯勒應老亨利的邀請,辭去了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來到福特汽車公司。

本來凱斯勒可以在福特公司獲得非常好的職位,那是他的能力所能勝任的,但是他堅決要求從最底層做起,於是,他來到福特—索恩卡車公司,年薪5000美元,是其他工人的兩到三倍。年輕的律師成了一名技工,他和其他工人一樣在生產線上緊張忙碌,到了午餐時間,也和別人一樣走到外麵,坐到草坪上吃午飯。盡管他和工人們打成一片,但那鑲著厚鏡片的寬邊眼鏡,還是顯得他和工人們有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