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經的周期性變化分為哪幾期?
可分為增殖期(又稱卵泡期)、分泌期(又稱黃體期)和月經期三期。女性從青春期開始,體內的性激素及生殖器官的形態功能每月都發生周期性變化,平均28天左右,一般在20-40天之內,稱為月經周期。在月經周期內的子宮出血稱為月經。下麵具體介紹各期子宮內膜的變化。1、增殖期:從月經停止到排卵為止,大約在月經周期的第5-14天。在這期間,卵巢裏卵泡發育成熟,雌激素分泌增加,子宮內膜血管增生,內膜迅速增殖。在這期最後,有一個卵泡成熟,發生排卵。須注意,如果在這期末的時間裏發生性關係,女性受孕的機會比較大。2、分泌期:從排卵後到月經到來,大約在月經周期第15-28天。排卵後的卵泡變為黃體,而黃體分泌充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增生,為受精卵的植入做好準備。3、月經期:從月經開始至出血停止,大約在月經周期的第1-4天。由於排出的分泌減少,導致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即所謂月經來潮。如需更深入了解該問題,請參考《百病健康知識2000》和《疾病中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