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也要有好心情
九月,又有一批新生進入大學校園。對這些新生來說,上大學意
味著人生又開始了新曆程,然而一些新生因各種原因產生了心理問題,輸在了起跑線上。近日對某醫科大學部分大學生進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狀況與行為調查,得出的結論並不妙:這些學生中較多地存在著抑鬱和焦慮心理。
此次調查共隨機抽取了1~4年級在校生共1358名,其中男生917名,女生441名。1358人中檢出心理抑鬱者165人,檢出率12.2%;檢出焦慮者40人,檢出率2.9%。心理環境:成就感降溫,興奮期消退
經過“黑色七月”的拚搏,新生們筋疲力盡,但又意氣風發地跨進了大學校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漸漸感到大學校園並不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王國:學習緊張、生活枯燥、親人遠離、人際關係緊張。考上大學後發自內心的成就感漸漸降溫,也開始迷茫和恍惚:這就是我理想中的伊甸園?很多人因此會向自己提出“哈姆雷特式”的問題:我怎麼辦?我何去何從?如果從時間上劃分的話,大一的第一學期,是喜悅和興奮,第二學期就是迷茫和恍惚;到了大二,隨之而來的是抑鬱和焦慮,大三,很多學生開始適應大學生活,抑鬱和焦慮心理發生率開始下降。到了大四,很多學生對大學生活已經適應,變得遊刃有餘了,抑鬱和焦慮發生率繼續下降,一直降到穀底。學習環境:外在壓力減輕,內在壓力加重。
在很多地方,能夠考上大學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比其他同學要好。但不可否認,在中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下,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自家長、學校和社會,沒有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對知識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求,有的甚至厭學。在高考那近乎殘酷的拚搏後,很多人有一種枯竭感,他們極想放鬆自己。到了大學後,由於教學方法的改變,沒有了中學時的耳提麵命,一般不再需要挑燈夜戰,外在的壓力陡然減輕,很多人便開始揮霍時間和精力,學習成績一滑再滑。據統計,在某校1998~1999學年兩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大一810名學生中竟有970人次參加補考,平均每個學生有1.2門課程不及格。看到一門門功課掛起了“紅燈”,很多學生開始感到了壓力,焦慮和抑鬱心理隨之而生。於是,大二時抑鬱和焦慮心理加重。此後,大部分學生重新勤奮和發憤,學習成績開始回升。
人際環境:對手多了,親人遠了中學時代,學生們“各自為戰”,互不幹涉,較少交往,到了大學,就必須和同學生活在一起,同學間就成了“並肩作戰”式,你會影響別人,別人也會影響你。如果善於與人交往,那也許是件好事,問題是許多學生不善於和人交往,陡然近距離接觸那麼多人,可能難以適應。而且,接觸的這些同學,都是自己學習、工作中的競爭目標,在當幹部、評選三好學生、選擇就業單位等方麵,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有時這種關係很難相處。原來優秀的學生,可能在大學中顯得很一般,這也會使一些學生感到壓抑。學生進入大學後,男女生接觸增多,難免會有戀愛問題纏身。一旦出現苦苦追求而不得、失戀、多角戀等,不可避免地帶來強烈的情感震撼,易產生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