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開學子之成功學習法
培養創造思維
適應變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創新,處於今日劇變的環境,成功者往往就是那些不願固循守舊而敢於大膽創新的人。隻有不斷創新,處處創新,才能與眾不同,才能更好的學習,站穩腳根,在競爭中獲勝,並立於不敗之地。
創造思維的重要性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牧師在家裏準備講道的資料,他的兒子卻吵鬧不休。牧師無奈,在一本雜誌上撕下一幅彩色地圖,把它撕碎,給他兒子說:“如果你能拚好地圖,我就給你一元錢。”’牧師以為兒子會用一上午的時間拚好它。但沒過十分鍾,兒子就拿著一幅拚好的地圖來找他。他十分驚訝地問:“你怎麼把這件事做得這樣快?”兒子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麵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拚在一起,然後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正確,那麼,這個地圖也就是正確的。”牧師給兒子一元錢,說:“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也就會是正確的,你替我準備好了講道的資料。”
牧師兒子的拚圖方法具有典型的創造性,它獨特、新穎而有價值。
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核心。各個國家都在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它是國家進步和發展的動力。
在中國,從江南到塞北,學生放學回家,家長問的問題一般是:“老師講的聽懂沒有?老師的問題回答上來沒有?”
在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家長們問的問題是:“今天向老師提了幾個問題?把老師難住沒有?”兩種問話,反映了兩種教育觀念,一個是注重對知識的掌握;一個是注重對創造性的培養。
我們學習知識、積累知識,不是要把前人的知識一成不變地記錄下來,而是要有創新有發展,這樣我們的學習才有價值。無論是記憶力的培養還是注意力的培養,最終都要達到具有創造力。有創造力才會有新知識和新科技的產才會有新事物的出現和社會的進步。
培養創造思維的方法
一、觀察力是創造的前提
很多有成就的科學家都是以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著稱的。
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但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上,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瓦特通過觀察水蒸氣衝動壺蓋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發明了蒸汽機,大大促進了西方工業化的進程,推動了兩個時代的更替。巴甫洛夫也是從精心觀察狗的唾液分泌等現象入手,創立了高等神經活動學說。
巴甫洛夫一生都非常重視觀察,為告誡自己以及自己的學生,他在實驗室的牆上,寫了發人深省的幾個大字:觀察、觀察、再觀察!
觀察力是創造力的基礎,隻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之間、知識之間細微的差別,發現別人不易發現或容易忽略的信息,從而找到新方法,產生新思想、創造新事物。
現在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那麼分子是怎樣被發現的?它就是觀察的結果,最初發現分子運動的是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
有一天,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漂浮在水麵上的花粉,結果使他大為驚奇。他原以為花粉在無風也無搖攪的平靜的水麵上會靜止不動的,不料他卻發現花粉粒一直處在不停的運動中。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興趣,他沒有輕易放過,又進行了更加仔細的觀察。
他發現花粉不但不停地運動,而且是非常不規則的運動,沒人能預料下個時刻它會出現在什麼地方。這與人們的日常觀念大相徑庭,誰看見過沒有動力推動的船在水麵上會前後左右地亂竄?
布朗觀察到的花粉運動現象也引起了其他科學家的重視,並一同進行了探索,最終確立了分子運動理論,以羅伯特·布朗的名字命名為“布朗運動”。
一個觀察結果引起了一場物理學的革命。
英國細菌學家、青黴素的發明者弗萊明,在研製消滅葡萄球菌的藥劑時,曾花費了幾年的時間,耗盡了大量的精力,經過無數次實驗,卻沒有找到能克製這種細菌的藥物。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在努力研究。
一次,弗萊明偶然發現,他做實驗用的培養劑由於發黴長出了一團一團的青綠色的黴花。助手讓他趕快倒掉,他卻沒有輕易地把這些發了黴的培養液倒掉,而是把黴花拿到顯微鏡下細心觀察起來。
在仔細的觀察中,他驚喜地發現,黴花附近的葡萄球菌全部都被殺死了。他馬上意識到,他苦苦研製了幾年的藥劑出來了,他成功了。沒有這次細心的觀察,他就會錯過了成功的機會。之後,他經過反複的觀察實驗,一種能克製葡萄球菌的藥物誕生了,它就是“盤尼西林”,俗稱“青黴素”。
實驗證明,這種叫做盤尼西林的藥物,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殺死葡萄球菌,還能殺死鏈狀球菌等許多病菌。青黴素的研製成功,給20世紀的人類帶來了福音,許多以前根本無法醫治的病,得到了有效的控製,甚至是消滅。
弗萊明在研究青黴素時,倘若他不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清醒的頭腦,那麼成功的機會就會白白錯過。所以,觀察力是創造的前提。
中國著名作家艾蕪年輕時代生活極其艱苦。他為生活所迫,離家漂泊,靠為人打短工、做雜役為生。但就是在這樣困窘的環境中,他仍然堅持不懈地讀書、寫作和學習。
在漂泊的路上,行李、日常用品都被艾蕪變賣了,可他最心愛的一箱書、一支筆和一個墨水瓶卻一直陪伴著他。他的學習內容就是觀察。在小客棧昏暗的油燈下,在林蔭的山坡上,他隨時把一路的所見所聞、感受和聯想全部記錄下來,然後再分門別類地歸納、整理,妥善地保存起來。即使在替別人挑擔子時,他也會小心謹慎地把筆記本放在竹筐裏。
一次,他在緬甸的一家客棧當夥計,雖然工作緊張忙碌,他仍忘不了觀察,抽空記錄見聞、雜記以及較有趣味的土語方言。一天,老板的妻妹來作客,因為她的左手和右腳都有殘疾,在吃飯和做事時就和正常人不一樣。艾蕪覺得很有趣,便身前身後地圍著她仔細觀察,並不時地寫點東西。他的舉動引起了這個殘疾人的懷疑,誤會他是姐夫派來監視她的,便向姐姐發牢騷,結果導致了一場“內戰”。老板一怒之下,差點把艾蕪辭退。經過艾蕪的解釋才算作罷。
艾蕪以他獨特的敏銳目光,深入觀察生活,記錄了大量有價值的東西。他給自己製定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天按照規定寫當天的見聞、感受和心得,再整理改寫成文章。把它們掛在房間的牆壁上,一有空就閱讀幾遍,並且記在心裏。不斷地觀察和積累,終於使他成為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作家,創作出大量優秀的作品。
二、歸納總結學習法
聚合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善於歸納總結,然後找出規律。這個思維方法,可以使我們從眾多的答案中選擇出最正確的答案,可以從多種方案中選擇最佳的方案;可以依靠許多資料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1)雅各布的情報收集法瑞典的情報學家雅各布之所以成名,關鍵是他運用了一個很好的思維方法——聚合思維法。
他在平時閱讀時,很注重積累知識,把分散的資料分門別類,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重新組合加工。他知道,許多東西分散的時候,並不引人注目,而一旦聚合起來,就能產生“相聚變”,出現新的結果。
在科學史上,有這樣一個例子:弟穀觀察行星30年,積累了大量的資料,但他隻是單純的積累,沒有進行過認真的總結和研究,所以,他多年積累的資料一直放在那,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堆廢紙。後來,天文學家開普勒將他的資料進行了重新分類整理,進行了認真的歸納總結,結果,從中發現了行星運行的三大規律。這個例子說明,隻有善於總結思考,才能使觀察得到質的飛躍。
知識的寶庫,是用一把複雜的“密碼鎖”鎖住的,我們在積累知識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分析、研究、整理和組合,使知識成為完整的係統的材料。隻要把知識組合成符合內部規律的係統,就一定能夠找出開啟這把“密碼鎖”的密碼,打開科學奧秘的大門。
雅各布就是善於總結組合的能手。他寫了一本關於德軍的小冊子,詳盡地記載了德軍的情況,在這本小冊子裏,他披露了德軍的組織結構、參謀部人員的部署以及新組成的裝甲兵小隊的內幕。書中還介紹了168名指揮官的姓名、簡曆等一些機要的資料。
這些特等軍事機密被編成書,並公諸於世。希特勒知道後暴跳如雷,立即派人把雅各布抓來嚴加審問。審問的結果叫人哭笑不得,原來那本小冊子上的全部內容,都是從德國報紙上搜集來的,作者隻不過是把這些零散的資料進行了分類組合,整理編著成書而已。雅各布本人既不是密探,也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間諜。
由於新聞媒體的傳播,這件事轟動很大,雅各布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情報專家。
(2)李淳風是如何歸納總結的
中國唐代傑出的天文學家李淳風,是世界上給風定級的第一人。他畢生致力於天文、曆法的研究,曾主持製作過“渾天黃道儀”。
唐代以前,中國尚未完整地給風製定過等級,人們隻是在竹竿上係掛布帛,根據布帛被風吹動的程度觀測風力的大小,古代稱“風幡”、“風旗”。
李淳風決定給風作出明確的等級。他選定地麵的參照物——樹,作為測定風力的標誌。他仔細觀察大小不同的風吹來時樹所起的反應,並同時觀察不同的樹的反應,作詳細的筆錄。他不論寒暑晴雨,從不間斷觀察。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獲得了大量的資料。接著他開始分類,按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天氣情況將資料劃分開。然後進行細致的總結,他將資料不停地比較、對照、歸納。最後,李淳風將風力劃為十個等級:
一級,無風;二級,和風;三級,葉動;四級,鳴條(風吹樹葉發出的聲音);五級,搖樹;六級,墜葉;七級,折小枝;八級,折大技;九級,折木飛沙;十級,拔大樹及根。李淳風將他所劃分的風力等級收錄在他所著的《乙已占》一書中,廣泛被采用。
英國海軍上將莆福也致力於風力的研究,他以李淳風的歸納為基礎,把風力定為從零級到十二級共十三個級別。現在的天氣預報就是以此為標準來分風力等級的。
所以,觀察後善於歸納總結,常常會有新的發現。
三、橫向思維學習法
橫向思維又叫求異思維,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靈活性,變通性。它是根據已知的信息,使思路沿著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從多方麵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是重要的創造性思維。
有一次,愛迪生叫他的助手測量一個燈泡的體積。助手用了兩個小時,寫了兩頁稿紙的計算公式,仍然沒有結果。愛迪生把燈泡裏倒滿了水,再把水倒進量杯裏,隻用了一分鍾的時間,就算出了燈泡的體積。
(1)開拓非程序式的思維方法
世界思維專家愛德華·戴波譜,因為研究這種新思維而成名。他的作品有20多部被翻譯成19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其中《新思維》一書在日本發行時,銷售量超過40萬冊。戴波譜把一個人的智力比作汽車的功率,而把他的思維能力比作駕駛汽車的技巧。就是說,馬力大的車,不見得人人都能開好,而智力發達的人,不是個個都善於思維創造。
他舉了典型的橫向思維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姑娘,她的父親借了一筆高利貸,無力償還。那個醜陋的債主說:隻要把姑娘嫁給他,債務就一筆勾銷,否則送她父親坐牢。姑娘父親拒絕了他。
債主提出靠賭局解決此事,方式是他在口袋裏放進一黑一白兩塊鵝卵石,如果姑娘摸出黑的卵石,就要做他的妻子,債務勾銷;如果摸出白色的卵石,就跟父親回家,債務也勾銷。如果姑娘拒絕這個建議,就把她的父親投入大牢。無可奈何之下,姑娘隻好接受這個建議。
但是姑娘發現,債主從路上撿起了兩塊黑色的鵝卵石放進了口袋裏。然後,宣布賭局開始。姑娘想:她不摸石頭,父親就要坐牢,她摸石頭,就會嫁給醜陋的債主。揭穿債主的陰謀,他就會翻臉不再給她機會。
如果從常規上看,姑娘絕對沒有獲勝的機會,但是姑娘卻想出了辦法。她站到鋪滿鵝卵石的路上,從債主口袋裏摸出一塊石頭,立刻裝作失手丟到地上的石頭之中,讓債主無法分辨她摸出的究竟是哪一塊。
姑娘說:“請您原諒我笨手笨腳地弄掉了石頭,不過不要緊,您隻要看看您口袋裏剩下的石頭是什麼顏色,就知道我剛才摸出來的是什麼顏色的石頭了。”剩下的當然是黑色的卵石,它證明姑娘摸到的是那塊白色的卵石。於是,姑娘和她的父親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姑娘的聰明在於,她把思路集中到口袋中剩下的那塊卵石,而不是她摸出的那塊。
橫向思維要求開拓非程序式的思維線路,考慮不相關的情況,推理允許有誤差。因為通過錯誤的思路,也許能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
(2)橫向思維的成功者李維·施特勞斯
牛仔褲就是橫向思維的產物。牛仔褲的發明人李維·施特勞斯是帶著“淘金夢”來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的。當他到來的時候,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淘金,淘金已是無利可圖了,很長一段時間,李維沒有掙到錢。
後來他發現,淘金者很缺乏生活用品,他的腦子靈機一動,既然目標是為了賺錢,為什麼必須淘金呢?他立即運來了生活用的小商品和大量帆布供淘金者搭帳篷。有一天他推銷帳篷,一個淘金工人說:“我們不需要帳篷,而是需要淘金時穿的耐磨的褲子。”
李維注意到淘金工人都是衣衫襤樓的。淘金很費衣服,一件嶄新的衣服,用不了兩天就磨壞了。李維大受啟發,立即請裁縫給那位淘金工人做了一條帆布褲子,這就是世界第一條牛仔褲。牛仔褲一問世就大受歡迎,直到今天成為世界共同的時裝。
在“淘金熱”中,掙錢最多的是沒有淘金的李維。
(3)藥品變染料
在科學史上也有許多思維變通的事例。19世紀中期,著名的化學家霍夫曼和他的學生——18歲的柏琴做合成奎寧藥物的實驗,一次又一次都失敗了。有一天,柏琴在實驗中合成出一種鮮豔的紫紅色黏液。柏琴靈機一動,設想用這種合成物做紡織品的染料一定很出色。於是,他申請了專利,辦起了第一家合成染料工廠,開辟了人類曆史上人造染料的新工業部門,從此人類結束了單純依靠天然染料的曆史,開始有了更多豔麗繽紛的服飾。
四、想像力是創造思維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是無限的,它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動力。”
愛因斯坦16歲時曾問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將會看到什麼現象?”以後他又設想:“一個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中,會看到什麼現象?”這些想像推動著他去探索科學的奧秘,終於創立了相對論學說。
成功來自豐富的想像
美國的一位畫家塞纓爾·莫爾斯,奇跡般地發明了電報,成為轟動全球的爆炸性新聞,人們紛紛探求他成功的秘密。
他的成功來源於自己豐富的想像。1832年,塞纓爾·莫爾斯乘坐“薩麗”號輪船,由阿弗爾港駛向紐約。在船廳裏,有個青年醫生傑克遜正在為乘客滔滔不絕地演說。當演講的內容涉及到電傳信息方麵時,聽眾的情緒頓時活躍起來。人們的頭腦中產生了一種對電傳信息的幻想和渴望。莫爾斯完全被這位年輕醫生繪聲繪色的演說所感染,他有了這樣的一個信念:一定要把關於電傳信息的幻想變成現實。
從此,他告別了繪畫藝術生涯,踏上了自然科學的道路。對於從沒接觸過電傳信息的莫爾斯來說,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他有信心,排除各種困難,在陌生的科學領域努力求索。3年過去了,他收獲甚微。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很多失敗與挫折。但無論多大的困難,他都不灰心。
1837年,莫爾斯終於利用電學原理確定了幾種點畫符號,發明了電報。莫爾斯的艱苦努力,使他完成了電訊科研的一項重大課題,推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
莫爾斯在研究期間,他身邊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但是他沒有放棄研究,他相信自己研究的價值。
凡是造福人類的東西,必將受到社會的尊重。經過努力,莫爾斯請求國會為修建電報線路撥款的提案終於通過,一種比寄信更快捷的通訊方式誕生了。
把思維訓練得靈活
一、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
它並不比一個西柏大多少。
也許比一棵生菜還小些,可輕易地放在一個手掌之上。它通常不到3英鎊重,但它比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還要強幾千倍。它是屬於你的,它就是你神奇的大腦。
我們現在對人腦所了解的一切,是在最近的25年中才了解到的。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知識大多不能在學校學到。但這是能夠改變你生活、學習方法。思維方式、解決問題方法、和創造方式的知識。
英國作家、心理學家、教育家劍橋大學的托尼·布讚簡明地指出:“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
他解釋說:
“人腦是由萬億個腦細胞構成的,每個腦細胞就其形狀而言就像最複雜的小章魚。它有中心,有許多分支,每一分支有許多連接點。幾十億腦細胞中的每一個腦細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數的電腦強大和複雜許多倍。每一個腦細胞與幾萬至幾十萬個腦細胞連接。它們來回不斷地傳送著信息。這被稱為迷人的織造術,其複雜和美麗程度在世間萬物中無與倫比。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
在萬億個腦細胞中,可能有1000億個是活躍的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可以與其他細胞構成多至2萬個連接。不相信嗎?那麼就想一想如果你隻選出10項日常事務——譬如你今天早晨做的頭10件事情——將它們按每個可能的順序進行組合,會發生什麼結果呢?結果會產生32628800個不同的組合。選出11項事情,將其組合,可能的組合數是39916800!那麼,現在將1000億個細胞按可能的方式進行組合,而每個細胞可以組成二萬個不同的連接,你會對自己大腦的創造力有一定了解的。
那麼,你怎樣利用大腦大部分的巨大能力呢?布讚指出:“你首先要了解大腦是什麼樣的,以便使用你大腦的大部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弄清大腦的構造,然後是它如何工作、如何記憶、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這樣,你確確實實地就開始對你自身的了解和探索了。”開始這一探索,你會有如下幾個令你驚奇的發現:
首先,在3個不同的層麵,從頂部到腦幹;你的大腦包括3個截然不同的部分。
其次,你的大腦有左右兩半部。每一部分控製不同的功能,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信息。這兩個部分通過一個奇妙的電子、化學中係統連接,其本身有3億個活躍的神經細胞。它像一個國際電話自動交換局那樣瞬時將信息傳遞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