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博物館的標誌運用在車身、路牌、汽油泵、咖啡杯和幹淨的衣架上,這是一個非傳統的廣告實現途徑。隨著車、杯子、衣架的移動,可以讓博物館的標誌遍布洛杉磯的每個角落。原來,生活中的許多細節藝術化後,就可以成為博物館內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當自行車在換檔變速的時候,咖啡濃鬱的香味彌漫在整個酒吧的時候,下班後在更衣室裏穿上休閑服的時候,在大街上人們悠閑散步的時候,這些藝術標誌可以看,可以摸,可以穿,再誇張一點說,它們已經融入了這群年輕人的身體,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因此,獲得金獎,實在名至實歸。

加拿大千島湖覽勝

我國的南方有個美麗的千島湖,我雖然未造訪過它,但它那夢幻般的名字,常常令我向往。在我的腦海裏,那一定是高峽出平湖的美麗景觀。

在加拿大的渥太華西南200多公裏的金斯頓附近,也有一個千島湖。它是大冰川時期的產物,與大西洋相通,共有大小島嶼1865個。湖中心的分界線將千島湖一分為二,南岸是美國的紐約州,家家懸掛美國國旗。北岸則是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多數懸掛加美兩國國旗。在1865個島嶼中,2/3在加拿大境內,而美國擁有的島嶼大都麵積大並有深水水道通往大湖(GREATLAKES),大湖由加美邊界的5個湖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蘇必利爾湖、密執安湖和休倫湖。

在千島湖的伊微裏(IVYLEA)這個地方,一座連接美國和加拿大的國際大橋橫跨千島湖上,猶如一條天然彩虹,為千島湖增加了幾分嬌豔。橋上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金斯頓地處五大湖的連接處,享有“水城”之雅稱,曾是水運要塞。還曾於1840年至1844年之間作為加拿大聯邦政府的首都所在地。因而,金斯頓既有水城之風韻,又有古都之風貌。

聖勞倫斯河發源於碧波蕩漾的安大略湖,它造就了薩藏德群島。水城金斯頓有許多港灣,那裏的湖水十分清潔、寧靜。卡納諾基(CANANOQUE)碼頭是豪華客輪載運遊客們去千島湖覽勝的地方,繞湖一周約3個小時。也有一個小時的湖上旅遊線路,遊客可各得其所。

千島湖水像大海一樣深邃、碧藍,像大洋一樣廣闊、坦蕩,像鏡子一樣明亮、寧靜。

每年夏天,特別是節假日,千島湖熱鬧非凡。碧藍的湖水與天際相接,湖裏千舟競發,白帆點點。私人快艇,水上摩托吼叫著馳騁在寬廣的千島湖上,船尾留下白色的浪花一片。豪華客輪,家庭遊船滿載著加拿大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慢慢地欣賞加、美兩國湖邊迤邐的風光,當船隻每每擦肩而過時,人們互相招手問候。

1000多個綠色島嶼,飄浮在水麵上,每個島嶼都是鬱鬱蔥蔥的,幾乎沒有荒島。它們和我們時近時遠,若即若離……

突然,一支綠色的艦隊浩浩蕩蕩地向我們開過來,那“艦隊”是數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的,遠遠望去,猶如一支雄偉的海軍艦隊。

一會兒,又有一個獨木小屋向我們漂來,原來,那巴掌大的小屋就蓋在巴掌島上,小屋把小島遮了個嚴嚴實實,猛然一看,還以為水上漂著一座木房子。

更有趣的是,在著名的紮維孔島上,有世界上最短的國際橋,它像“扁擔”一樣,一頭挑著加拿大,另一頭挑著美國。這座橋全長僅9.75米,一頭通向一個大島,屬於加拿大,而另一頭通向一個小島,是美國。

一會兒,綠樹退去,一片古城堡呈現在眼前,古堡的名字為博爾特。1900年,百萬富翁喬治·博爾特投資2500萬美元,興建羅賓蘭德古堡,以獻給他的妻子露易斯。然而,不幸的是,1904年他的妻子逝世了。聽其他遊客說,以前輪船上的人可以上島一遊,隻要有身份證和駕駛執照就可放行了。而現在輪船不停了,但我們從輪船上看見,在這片古堡群入口處,的確設有一間小小的移民及海關辦公室。室內有人在辦公,為上島的客人辦理過境手續。

大多數島嶼,綠樹掩映,紅屋頂,白房子時隱時現,這裏是富人避暑的天堂。當他們在大都市呆膩了時,就在夏日來到沒有喧囂、空氣清新的島上避暑、消遣。這裏應有盡有,一般人是消費不起的。我們並不羨慕他們有錢,但卻十分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十分讚賞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大自然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的境界,而那美好的境界理應屬於全人類。然而,令人深感可惜的是,在當今世界上,由於貧富因素的製約,大自然美好的境界,仍然隻屬於少數有錢人,並非人人平等。

有趣的加拿大結婚習俗

加拿大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英裔、法裔、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華人和少量歐美及亞洲各國移民。這些民族都具有自己的傳統習慣和風俗,在婚禮上也表現如此,從而使加拿大成為一個有著多姿多彩婚禮習俗的國家。

■購物

加拿大的英裔居民和法裔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他們的婚禮習俗同西方信基督教的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大多數加拿大青年對婚禮非常重視,他們總是力求將婚禮辦得熱烈隆重、多姿多彩、富有紀念意義,通常在婚禮前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便開始有關的準備工作。近些年來,加拿大各級政府部門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結婚谘詢機構網絡,準備辦喜事的男女可以到商場、飯店、旅館甚至市政廳等處進行新婚購物谘詢,這種谘詢服務是免費的。如果谘詢者感到滿意,可以在導購小姐帶領下當場選購物品,並配有免費送貨上門的服務。各地每年還要舉行結婚用品展銷會,屆時熱鬧非凡。

■彩車

加拿大青年男女喜歡在5月到9月這段時間舉行婚禮,尤其愛在7月份喜結良緣,而且婚禮儀式多選在星期六這一天。在這期間,每逢周末,加拿大城鄉教堂從早到晚傳出悅耳的《婚禮進行曲》,新郎新娘乘坐的彩車隊徐徐行駛,圍觀的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相遇的車輛鳴喇叭表示祝賀,各地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之中。由於眾多的男女選擇在同一段時間內舉行婚禮,教堂顯得異常繁忙,因而一切準備都須在婚禮前三四個月聯係妥當。加拿大人喜愛鮮花,他們婚禮上的鮮花十分考究,教堂、宴會廳、新房都要用玫瑰花、蘭花、百合花裝扮,色彩豔麗、濃香撲鼻,因此采購鮮花也是一項重要事情。

婚禮儀式在教堂裏舉行,儀式內容同西方許多國家大體相似。其中,加拿大新婚夫婦相互贈送的戒指內側刻著各自姓名的縮寫字母和結婚日期,雙方視為珍品而留作永久的紀念。教堂儀式結束,新婚夫婦要乘坐裝扮得花枝招展的彩車沿著繁華地區走一圈,隨後到風景秀麗的公園或名勝遊覽地拍攝新婚合影照片。

加拿大人的新婚宴會一般都選在晚上舉行,先是非正式的酒會,接著是正式的冷餐和熱餐,氣氛熱烈,場麵隆重。加拿大新婚夫婦也有婚後蜜月旅行的習慣。由於加拿大冬季漫長,因此經濟條件好的,多愛到加勒比海諸島和美國的佛羅裏達州去度假,盡情享受陽光、沙灘和海浪。

■酋長

婚禮的主持人是酋長和兩位長老,當他們來到現場時,全場的人向他們致禮表示敬意。酋長身著民族服裝,頭上象征權威的高高的羽毛格外醒目。酋長在大廳中央坐定,兩位長老分坐酋長左右,他們是當地年歲最大的人,灰白色頭發結成長辮垂在肩上。新郎新娘身著白色的鹿皮傳統服裝,跪坐在酋長對麵。成年男子圍坐在酋長、長老、新郎新娘周圍,婦女和兒童圍坐在男人的外圍,每人麵前放著刀叉和盤碗。

儀式開始,酋長麵向空中,高舉雙手,全場鴉雀無聲。他點燃艾草,隨著一股伴有濃香的青煙升起,酋長用民族語言向神明祈禱,為新婚夫婦祝福。酋長說完,由左右兩邊的長老邊說邊唱,歌聲豪放粗獷。祈禱完畢,酋長從身上取下一根長管煙槍,在艾草上點燃,再將煙槍平舉在胸前,自左而右地轉一圈,放進嘴裏吸幾口。隨後,將煙槍交給左邊的長老,這位長老照酋長的樣子做一遍後交給右邊長老,接著傳給新郎、新娘、客人們。

根據印第安人傳統習慣,新郎婚前要設法獵獲一頭糜鹿,用鹿肉加野米熬成湯,婚禮上分給大家喝。按照古老慣例,印第安人婚禮上吃玉米餅時,還應吃烤野牛肉,但今天的野牛成為保護動物,所以許多人婚禮上的烤野牛肉便用美國的“肯德基炸雞”代替了。這樣,印策安人的婚禮既保持著本民族的傳統習慣,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喜宴結束,酋長和長老離去,人們來到一塊空地上,隨著歡快的鼓聲,通宵達旦跳傳統的印第安太陽舞。

■搶親

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愛斯基摩人,至今流行著“搶親”的古老習俗。愛斯基摩人注重誠摯的感情,不講究結婚的形式。一對男女青年產生戀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男方給女方家蓋一幢房子或者送給女方一套能夠禦寒的衣服,女方家庭成員住進房子或者女方穿上衣服,就算相互間的婚姻關係確定了。

愛斯基摩人的婚禮日期多選在隆冬季節舉行,因為這段時間大雪封門,無法外出捕魚或打獵。舉行婚禮的那天,男子偷偷隱藏在女方家附近,一旦有機會,便將姑娘“搶走”。姑娘自然知道小夥子在門外挨凍,為了考驗他是否忠誠,故意深居內室,讓他難於“搶”到手。聰明的小夥子,總是用計謀將姑娘引出家門,達到“搶”人的目的。如果婚禮選在夏天,小夥子可以鑽進女家,扯著姑娘往外跑,姑娘佯裝不從,家人視而不見,最後姑娘的喊叫聲慢慢消失在遠方。

愛斯基摩人婚禮異常簡樸,新郎新琅叩拜家族長老、父母兄弟、親朋好友等,大夥吃一頓魚肉飯、喝一碗魚湯,縱情跳一陣舞,婚禮宣告結束,客人各自離去。

57 美洲風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