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星山卷 第一章 海難(一)(1 / 2)

我叫原劍空,我是逃離中原戰亂的海客。

我的父親是金丹武聖,也是東大海上知名的海盜頭子。他一掌能碎開花崗岩石,一腿能踢斷大廳的頂梁柱。很多愛財貨勝過性命的人被他割開喉嚨,或者扔到海裏喂鯊魚。

我是他的兒子,不過我沒有他妖孽般的肉身,既不喜歡殺人,也不喜歡金子;我喜歡靠在母親的胸口,聞著她肌膚和頭發的香味,聽她講神仙和妖精的故事。

母親是一個大美人,傳說是朝廷哪個致仕太守的女兒。我爹殺了她全家,討了十七歲的她做壓寨夫人。

十個月後,我來到了人世。

我爹很疼愛她——母親不但對他忠貞,也讓代代單傳的父親晚年有後。

我爹的手下都很敬重她——

她不但美,而且懂得詩書禮樂,這是禮崩樂壞之世的奢侈品。

所以在海盜們的心中,她近乎神靈。

她教過我聖賢的書籍,讓我明白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華夏與夷狄的區別、人類與禽獸的區別;我還知道綱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些都是文明時代大聖大賢的教導。

母親告訴我:天不會變,這些道理也不會變的,聖賢們說的東西,是萬世不移的。

“所以,母親被爹爹掠來,就乖乖做他老婆了;我爹爹要我做海盜,我就要好好練習殺人刀法?”

我想,聖賢們是比我爹都厲害的老江湖,但也無需把他們的每句話當真;如果用不上,就不必提出來。

母親的臉上無悲無喜,她沉默了片刻,然後道:

“空兒很聰明,但願以後不要太聰明。當初也有一個聰明人想到聖賢可能錯了,就把不變的天翻轉過來試試,才有我們今天的亂世。如果人人把聖賢的話當真,雖然腦子笨點,也不會有今天這般世道。”

越活越聰明,豈不是很好。無論何時何地,聰明總是最吃得開的。

——母親的話是錯的。

我心道。

“空兒記住了。”

我口道。

有一天我爹叫來了我娘和十四歲的我。

“金娥,那張海圖你沒有燒掉吧。交給我,我們明天要出海,去海對麵。”

“不回來了嗎?”

母親猶疑了下,輕聲問。

她始終守著綱常。成為壓寨夫人後,我家和幫派的一切小事都由她打理,大事上她則總是不折不扣執行我爹的意思。

“不回來了。”

我爹大手一揮,

“年景越來越差,在家要和塢堡廝拚;出門要和強盜對殺;走山嶺夜路要被妖魔吃掉。老子殺了一輩子人,倦了!我們去海那邊,仙長說那裏是世外樂土。老子已經把浮財都散了,以後也不殺人,要做善事,為你們母子積德。”

我瞥到了泛黃的海圖,旅程的終點是個叫“白雲鄉”的地方。

“爹,我們多久才能到白雲鄉?”

我爹親了口我,酒腥味嗆得我不能呼吸,拉雜的胡子刺得我嫩臉生疼。

“我們有大樓船,大概走一兩年的海路吧。”

一兩年的海路……

我清楚我爹是絕無計劃的個性,每次都是母親把他信馬由韁的思路變成可執行的計劃。

他口中的一兩年,很可能會變成三四年。

也就是說我很可能要吃三四年的土豆與生魚。

在航海上,父親從來沒有把意外納入考慮中。

母親扯了我的袖子,

“那好,空兒就能在海上過自己的束發典禮了,這是難得的機緣。夫君,我這就去安排。”

按照中土儒門的禮法,十五歲是童子的小成人禮,要改總角為束發。從娘胎出世,我的打扮從腦前一撮毛變成了兩邊一個團子般的發髻,一年後還會變成頭上獨角般的發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