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能寬容他人的孩子,是沒有希望的。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寬容的性格,讓孩子學會對任何事都能有寬容大度的胸懷,而不是互不相讓,斤斤計較。
讓孩子在被寬容中學會寬容
一個不會寬容的民族,是自私野蠻的;一個不能寬容他人的孩子,是沒有希望的。所以,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寬容的性格,讓孩子學會對任何事都能有寬容大度的胸懷,而不是互不相讓,斤斤計較。
父母想要培養出孩子寬容的性格,就應該以身作則,對孩子采取寬容的態度,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寬容別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當孩子犯錯時,他們輕則語言斥責,重則進行體罰,很多父母將“棍棒之下出孝子”作為教子的理念。其實,孩子在挨打以後,懾於父母的威嚴,在表麵上表現出順從,內心卻留下了陰影。而且,有的孩子比較倔強,父母越是打罵,孩子越是我行我素。父母不妨換一個思路,當孩子犯了錯誤後,父母應寬容以待,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到底出在哪裏,告訴孩子改正的方法,讓孩子慢慢改正自己的錯誤。孩子在父母的寬容中體會到了寬容的價值和意義,也會慢慢學會寬容。
李帥是個得理不饒人的小男孩,他的這種性格致使他幾乎沒有朋友,在幼兒園也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爸爸媽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一天,李帥和同學們一起去練習網球,在練習結束之後,幼兒園的阿姨因為一時疏忽,帶領同學離開網球場時,將李帥一個人留在了偏遠的網球場。等老師到幼兒園清點人數的時候才發現,少了一個孩子!
當時,阿姨嚇壞了,趕緊折回網球場,發現李帥蹲在球場的一角,已經哭得筋疲力盡了。阿姨滿臉歉意地向他道歉,但李帥由於受到驚嚇,阿姨說什麼他都不聽,也不肯隨阿姨回到幼兒園。阿姨沒有辦法,隻好給李帥的媽媽打電話,將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她。
媽媽接到電話以後,很快就趕到網球場,看到哭得慘兮兮的兒子,十分心疼。所有人都以為李帥的媽媽會暴跳如雷地痛罵阿姨一頓,或者是直接向園長反饋,要求園長處罰這位粗心的老師。但李帥的媽媽沒有這麼做,她蹲下來,抱著緊張的兒子說:“寶貝,已經沒事了。我們跟著阿姨回幼兒園好不好?”但李帥不依不饒地說:“我不,她怎麼能把我一個人扔在這裏呢?”媽媽見狀,便安慰他說:“每個人都有疏忽的時候,況且阿姨也因為沒有找到你而緊張、難過,她也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要理解她。”李帥聽了媽媽的話,似懂非懂。媽媽拍拍李帥的肩,說:“這樣吧,你現在去親親阿姨的臉頰,告訴她你沒事了,安慰她一下。”李帥點點頭,走到阿姨的身邊,踮起腳尖在阿姨的臉上親了一下,並且輕輕地說:“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經過這件事以後,李帥的性格逐漸開朗起來,他再也不會因為小朋友無心的冒犯而生氣了,越來越多的孩子願意與他成為好朋友了。
李帥的媽媽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孩子,到底什麼是寬容,讓孩子認識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塑造了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有的父母在孩子不聽自己勸告時,會勃然大怒,對孩子又喊又叫,卻不知道寬容孩子,給孩子講道理,不僅傷了孩子的心,還可能導致孩子“依葫蘆畫瓢”,養成遇到問題時易怒的性格。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他們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犯錯誤的過程,也正是不斷改正錯誤、掌握方法的過程。羅曼·羅蘭曾經說:“人生應當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請父母們記住:犯錯誤是上帝給孩子的權利。正像曾經迷過路的孩子再也不敢忘記回家的路一樣,往往隻有犯過錯誤然後改正錯誤的人才能不斷走向成熟和成功。隻有在不斷的寬容和愛中,孩子才能通過耳濡目染漸漸擁有寬容性格,走向完善。當一個孩子有了寬容性格後,他就像一個吸水的海綿,會不斷積累人脈、獲得智慧、學到經驗……並最終走向成功。
愛心指導讓孩子學會寬容的3個方法
1父母要讓孩子從榜樣身上學習寬容。假如家人之間或者與鄰居、朋友之間發生衝突時,應該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到,不要在孩子麵前與人爭執,如果孩子碰巧看到了,無論是誰的過錯,都要及時和解,原諒對方,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寬容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