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海街頭(6)(1 / 3)

8.

2007年年中是我麻將生涯的分水嶺。

阿山,還是阿山,有一天很神秘地說要介紹一個非常好玩的打法給我。這就是:台灣麻將。

和上海麻將最大的不一樣,在於台灣麻將(以後簡稱“台麻”)起手十六張牌,比滬麻要多一墩牌,而且不必清混碰,垃圾和照樣可以和。倒牌之後算錢用底+台的方式。底就是事先說好的“起步費”,台就是花+字+其他狀況。其他什麼狀況?自摸加一台,就是相當於多一朵花的錢;嵌張獨聽,加一台,坐莊加一台(連莊的話,第一次連莊加三台,第二次加五台,以此類推……);單吊加五台;混一色或者碰碰和加五台;清一色加十台;大三元(中發白全部成三個或四個)加十台;小三元(中發白有兩個以上全部成三個或四個)……不一而足。

規則上,台麻異常嚴謹:靠牌不能和,比如你聽一四萬,摸進一萬,插進牌裏一排隊,發現和了,倒牌——台麻不但不算你和,而且要算詐和——正確的手法是,把摸進的牌輕輕放在右側,慢慢把其餘牌倒下。這樣大家才認。而上海麻將隻要大家不懷疑你出老千,你哪怕一激動把十四張牌全部拍到地上,隻要撿起來拚得出一副和牌,其餘三家肯定付錢。

此外,台麻門杠(下家杠上家牌)任何時候都是不允許的,聽張可以杠嗎?嗯,說過除了上家不可以杠,其他兩家的牌是可以的,但是聽張杠開是被禁止的,和了白和。舉例:你聽四七筒,對家打一個九條,你腦子被驢踢了一腳,說“杠”,杠頭抓來一隻七筒,和啦!但是不能倒牌,倒牌算詐和。你隻能任選一隻打掉,一圈之內,別人跟你打掉的牌,或者不一定同一張,但是同樣可以和的牌(比如你等四七筒,你打七筒,別人跟四筒),你也不能和,隻能等下一圈你抓過牌之後,才能和前一圈打過的。

台麻桌子上,我看過類似的悲劇:一個老頭子聽六九萬好好的,下家打一隻南風,老頭條件反射說:杠。杠頭一隻九萬。老頭臉色刷白,打掉九萬。下家跟一隻六萬,對家跟一個六萬,上家跟一隻九萬,老頭抓牌,還是一隻九萬……台麻還有一個重大規則是不可以拋牌自摸。比如你聽二五八條,上家打八條,你不和,自摸二條——倒下就算詐和。哪怕自己拋自己也不能和——拿前邊說的阿山的那個例子說明一下:清一色條子,一對幺雞,一對三條,三個二條,其餘都是成客的,那就是說聽一三條對倒帶二條。阿山摸到二條,沒意識到已經自摸,把二條暗杠,去尾巴抓牌——萬一自摸一隻幺雞並且倒牌,在台麻這裏就算詐和,而上海麻將那裏不但算和牌,而且還要整體乘以二。

台麻規則看似複雜,實則樂趣無窮,變化極多。打個比方,如果清混碰麻將算日劇韓劇的話,台麻就是美劇。同樣屬於娛樂產品,但後者故事編排更專業,橋段設計更符合人性。

最關鍵的,台麻比清混碰更能防止有人出千。和上海麻將通常能看到的包五家被人拉掉的慘劇比,台麻絕無此憂。

對一個習慣了上海麻將動作粗暴的選手而言,進入台麻的世界,首先是平心靜氣,尤其是抓牌動作切記優雅,輕拿輕放,你就當你要抓的那張牌是乾隆爺年間傳下來的珍品,而這張牌正摞在馬上就要被送到蘇富比去拍賣的一堆珍貴骨瓷上邊。

初涉台麻時,我收獲過一次衝動的代價。我用打上海麻將的技巧,成功騙取了上家一個頭發花白的台灣老頭——單哥的一張六筒,吃完六筒繼續聽六筒,而且是單吊。這在上海麻將中太稀鬆平常了,可台灣同胞哪見過這種打法,三個台灣人麵麵相覷,誰也猜不透單吊的那隻是什麼。

僅僅一圈,我摸到一隻花,杠頭,六筒!我激動地把抓來的那隻美妙的六筒朝桌子上一拍……悲劇發生了,天曉得為什麼桌子的彈性那麼的……六筒衝天而起,“啪嗒”落到兩米外的地板上。

我看上去什麼也沒發生,輕輕問了一句:“掉在地上的話,可以和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