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芥川獎
日本《文藝春秋》社為紀念已故作家芥川龍之介於1935年設置的純文學獎,目的在於獎掖文壇新人。芥川獎每年評選、發獎兩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一度中斷,戰後於1949年恢複。每半年由評選委員會從各報刊雜誌上發表的無名作家和新作家的作品(包括小說、戲劇)中選出一至兩篇,先在《文藝春秋》雜誌上發表,然後發給獎品和獎金。
芥川獎評選委員會由與《文藝春秋》社淵源較深的有成就的著名作家、評論家組成。評選委員有吉行淳之介、遠藤周作、中村光夫、大江健三郎、井上靖、丹羽文雄、瀧井孝作和安岡章太郎等。
第一屆獲獎作品是石川達三的《蒼氓》。曆屆獲獎的優秀作品有井上靖的《鬥牛》(第22屆)、堀田善衛的《廣場的孤獨》(第26屆)、鬆本清張的《一部〈小倉日記〉》(第28屆)、三浦哲郎的《忍川》(第35屆)、開高健的《裸體皇帝》(等38屆)等。這些作品反映了日本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藝術水平。一般認為芥川獎中選的作品是比較正統的純文學,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作品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