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縣試的考題名義上由州裏統一出具,實際上出題的卻是各縣的學官、教授。考前一個月,參與出題的都到州學集中,共同議定考題,出完題再各自回到縣裏主持應試。這種模式無形中給泄漏考題創造了機會,因而泄題之事總有發生,屢禁不止。今年規矩變了,參與出題的全關到州學裏,直到考試結束才放出來,前後要關一個多月。
吳教授一大早就被兩名官差接去州學了,官差一前一後把他夾在中間,跟押送犯人一樣。今年上頭動了真格,那些打算動歪腦筋走邪路子的全傻了眼。吳教授這一走,多少人的希望也跟著破滅。何春得信後立即乘船過江,他要趕在吳教授抵達之前在半路上截住他們。
江夏城北門附近有家食肆,何春就站在食肆門外候著。他盯著街上行人一個個看,眼睛都不敢眨,生怕漏過了。一路跑來衣服已被汗水濕透,氣息稍定,遠遠見到吳教授和那兩位官差快步走了過來。
何春裝作不經意遇到,大聲對吳教授喊道:“哎呀!吳老伯!您這是上哪去啊,真是巧了。”
吳教授有點吃驚,言語敷衍,心裏也猜到何春的用意。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話,兩名官差等得不耐煩,連聲催促吳教授趕路。
“相請不如偶遇,有事也不能耽誤吃飯。好久沒見到老伯了,今天我做東,咱們好好敘敘舊。”何春說完直把三人往酒肆裏推。
此時已近飯點,那兩名官差半推半就進到門裏。何春轉身對他們笑道:“今天要與老伯說些私房話。兩位請自便,酒菜隨便點,都算我的。”他邊說邊往那兩人手上塞了些銀兩,各有一兩多。兩人不好推辭,在樓下坐了,何春則拉著吳教授上了樓。
剛一坐下,何春急道:“時間緊迫,客氣不講,閑話少說。這四十貫給您,今年的考題您無論如何也要設法給我透個風。”何春孤注一擲,四十貫幾乎傾盡所有。
吳教授身子扭了扭,斜眼瞥著何春放在麵前的交子哂笑道:“你這是把老朽往火坑裏推啊。眼下情形你又不是不知道,誰還敢幹這等蠢事?你吃飽了撐的?”
他一臉鄙夷,說完就要起身離開。
“坐好!”何春喝道:“你不幹才是往火坑裏跳。你看看這個。”
何春從懷裏抽出一個信封,取出裏麵的信箋,打開來兩手持著抻展在吳教授麵前。吳教授伸手來接,何春瞪眼示意他隻許看不許動。他往後靠了靠,調整了一下遠近才看清上麵寫的字。看完後身子一垮,小臉頓時煞白,冷汗順著腮幫子往下直淌。
那是封彈劾信,邱興寫的,上麵還蓋著他的官印。與上次的舉薦信不同,這封信是用蠅頭小楷寫的,正是下級向上級彙報公務時用的字體。上次的舉薦信用的是草書,邱興品秩比吳教授高,舉薦信又不屬於公務,用草書也不失禮。
此信寫給侍禦史程原並請他轉呈台院,既是私信,又是公函。程原是邱興的同窗。信中列舉了吳教授販賣考題牟利、納**為妾以及向考生索賄三大罪狀。
第一條販賣考題牟利,雖無實證,旁證卻不少。這兩年為了替小妾贖身,吳教授每年以十貫的價格賣出考題五十份,搞得漢陽縣縣試的通過率大增,以前一年也就出百把名秀才,這兩年增加到一百五六十名,傻子都知道裏麵有貓膩。朝廷真要派人來查,肯定一查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