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章 雲煙別兩處 佛門落塵埃(一)(3 / 3)

此時二人已登到了山頂,明鏡看著最高處的一棵紫藤樹問道:“你既然來這裏看紫藤,可知道關於紫藤的故事?”

“你這半個出家人,也信這種紅塵俗事?”不知為何,齡安對明鏡即將做出的回答既有十分期待又忐忑難安。

明鏡抬頭看著樹上垂下的紫藤道:“既然是半個出家人,也就是半個紅塵俗客,哪怕我不信,聽聽總行吧?”

明鏡正試圖伸手去摘紫藤,然而她夠不著,齡安便替他摘了一小段帶花的紫藤。稍後他見明鏡拿著那根紫藤,笑吟吟地看著自己道:“夢中白衣遲相見……”

明鏡口中說的,正是有關這紫煙山紫藤的傳說。曾有個渴慕風月奇緣的少女,每日誠心向月老祈求,月老入夢與她說暮春時節在後山的小樹林裏,會出現她思慕的情緣,那人身著白衣。少女就此銘記,在暮春時日日在小樹林中等候,卻一直未曾見那白衣郎出現。一日少女又失望而歸,卻被草叢中的蛇咬傷而不能行走。當此時,有白衣男子出現救了少女,少女記得月老夢中所言,便認定了這初初相見的男子。可白衣郎家境貧寒,婚事遭到了少女家中反對,但少女心意已決,非君不嫁,最終兩人崖殉情。 後來在他們殉情的懸崖邊上長出了一棵樹,那樹上居然纏著一棵藤,並開出朵朵花墜,紫中帶藍,燦若雲霞,美麗至極。

“後人稱那藤上開出的花為紫藤花。”明鏡把玩著手中的紫藤花道,“紫藤花需纏樹而生,不能獨自存活,便有人說那少女就是紫藤的化身,樹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亡。”

明鏡一身僧衣清雅素淨,出塵脫俗,口中卻說著世俗情愛,盡管她隻是敘述了一個故事,卻不知是說的人太動情,還是聽得人太入神,齡安隻覺得明鏡含笑的眉眼裏竟生出了對這個傳說的同情與悲憫。

“你想到了什麼?”齡安鬼使神差地問道。

明鏡如夢初醒地抬起頭,恰好看見齡安探知的目光,她盯著少年看了許久,像是在確定什麼,最後轉過視線搖頭道:“我隻是想到,這些天都沒有好好看佛經,回頭見到了師父,如果被考問,可就糟了。”

齡安對明鏡的回答有些失望,又問道:“好端端的,你師父為什麼要丟下你一個人去徽京?”

“徽京是國朝都城,必然彙集了整個陳國最頂尖的高手,我師父是個喜歡辯法論法的人,佛理在她的手中已經不是普通用來參禪養性的工具。我也喜歡看她和人辯法,很是精彩呢。”明鏡滿臉自豪。

“如此說來,將來有機會我一定要親眼目睹你師父的風采。”

明鏡卻顯得有些愁苦,唉聲歎氣道:“可是哪怕我到了徽京,也不能確定師父究竟在哪。國朝崇文尚佛,徽京的寺廟那麼多,光是打聽都能花上好些功夫了。”

“我既然答應了要帶你去徽京找師傅又怎麼會送佛隻送一半?”齡安見明鏡重展笑顏,又道,“你找到你師父之後,會長留徽京麼?”

“如果師父想要想留下,我就留下,師父如果要走,我也就跟著走了。”明鏡見齡安似有話要說便問道,“怎麼了?”

齡安思量片刻,是探問道:“如果你到了徽京,也找到了師父,但她要立刻離開,你也……毫不猶豫?”

“既然是跟著師父,那必定是沒有猶豫的。”明鏡坦然,見齡安已皺起了眉頭,便好心問道,“你臉色不大好的樣子,是不是前些天在烏林獄裏沒有休息好,不然我們回去吧?”

“不!”齡安斷然回絕道,注視著麵前一臉擔心的明鏡道,“我還想再看一會兒,你陪我再走走吧。”

“你當真沒事?”

齡安在明鏡滿是關切的詢問中朝她伸出手,卻見明鏡將手中的紫藤遞到他麵前,他不解地看著明鏡,卻隻是得到她清澈明豔的笑容,在暮春和煦溫暖的微風裏似帶著隱約想起,令他有些沉醉。他不由得握住那半截紫藤道:“山道畢竟難走,你小心些。”

明鏡點頭,見齡安轉身提步,她便跟在他身後。春光正盛,春情無限,她望著身前的少年背影,才發現今日齡安穿的也是白衣,此時他為她引路,步履緩緩,無聲溫柔,他們握著一根紫藤,行走在山間爛漫的花海之中,想來不禁心頭柔軟愜意,就連笑容都顯得這樣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