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到真定的第三個早晨了,不過天氣也沒有什麼不同。還是深秋時節,天色依然是很藍很藍,空氣依然是幹冷幹冷。李淳風一大早就起來了,洗漱完畢,就想到客舍外麵走一走。然而,當他打開大門時候,不禁嚇了一跳。門外靜靜立著大約一百人的騎兵部隊,個個都是手握大槍,衣甲鋥亮,人馬無聲。
李淳風嚇得忙關緊了大門。管他什麼人,反正看起來蠻嚇人。李淳風跑向大廳,看見劉辯和袁天罡已經坐在裏麵閑聊,忙道:“主公,師父,外麵來了一百多人!”
李淳風聽了,舉手向劉辯作禮道:“恭喜主公,獲得良將!”
劉辯這時也反應過來,哈哈笑道:“是子龍來了。李兄莫慌,這是我們要找的趙雲趙子龍來了!”
李淳風奇道:“原來是他啊。一百多人披盔戴甲的,騎著馬,一點聲音都沒有,嚇我一跳!”
袁天罡驚訝地道:“是麼?”轉而又向劉辯恭賀:“主公,可喜可賀!子龍此人帶兵有方,有古良將之風!必可為主公臂膀左右!”
李淳風滿臉不信:“趙子龍是什麼人物,有這麼厲害嗎?”
此時,廉波被驚動,他走進大廳,拍拍李淳風肩膀,嗬嗬笑道:“別的不說,他武藝肯定比我強!”
李淳風吃驚道:“有這麼高的武藝?那豈不是舉世無雙?”
劉辯笑吟吟道:“舉世無雙很難說,畢竟天外有天,可是要找幾個比他武藝更高的人來,也確實沒幾個。而且趙子龍文韜武略一身是膽,如此良將,世間難覓!走,我們一起出去迎接子龍!”
趙雲靜靜地坐在馬背上。昨晚,他叫夏侯蘭通知了這一百多人集中在趙家堡。有些人事趙家堡的,有些事堡外的,不管是在哪裏,這些人聽到趙雲集合令後馬上趕來。當趙雲表明要跟劉辯東進遼東,共建功業後,這些人異口同聲表示願意跟隨。對這一點,趙雲是有點意外的,因為跟著劉辯,可以說是前途未卜,遼東局勢未明,劉辯又將寡兵微,能否在遼東立足還是兩說呢。唯一的理由就是,這些人是看著他趙雲走的路而無悔追隨的。趙雲的路,就是他們的路;趙雲的選擇,就是他們的選擇。
趙雲是既感動又沉重。感動得是不離不棄的兄弟之情,沉重的是肩上擔負著帶領這幫常山兄弟建功立業名垂千古的重擔。要是闖不出一番事業,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了。最終,趙雲在一百多人裏麵挑選了一百人,剩餘眾人都安排了保家衛民的任務。
此刻的趙雲,心裏也是波瀾起伏。趙雲是從黃巾戰亂投軍的,那是還是少年從軍,就是沒有成年,到而今已經五年多了。這幾年,戎馬倥傯,東征西討,打敗了入侵的黃巾軍,狙擊了東進的黑山軍,擊潰了無數劫掠鄉民的敗兵賊寇,也組織鄉郡父老接納了眾多的流民。
這幾年,人是變化很大的,長高了,武藝更精進了,但是,趙雲一顆英雄之心並沒有變化。大漢的搖搖欲墜,百姓的艱辛掙紮,時時在衝擊著趙雲兼濟天下的心。他在等待,在觀望。或許,天下英雄此時也都像他一樣在等待,在觀望。等待一個出世的時機,觀望局勢的變化。良禽擇木而棲,選擇一個契合自己理想的主公,這比什麼榮華富貴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