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痛定思痛

這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曆史,它從不因想要掩埋就不複存在,也未因不堪負荷而真被抹去,它的痛是直達國人靈魂的,它的再現則是被撼動的心靈的呐喊。

《山西大同萬人坑發掘記事》是一份真實的記錄,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極大倒退,是無人性掠奪的侵略鐵證,但同時也是要求民族一定要自強的警醒。

山西大同煤礦的儲藏是屬於我國的一份豐厚財產,20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後,這裏的資源成了他們掠奪的核心陣地,瘋狂的掠奪伴隨著對勞動力的騙、拐、奴役,槍支、探照燈、狼狗等成為少量駐紮日軍的管製手段,他們以一敵百的壓製著數萬被騙捕的男性勞力,將中國勞力視為豬狗不如的挖掘工具,實行以人換煤的野蠻掠奪。

對於今日的日本民眾來說,這些是一段被愚民政策掩蓋的曆史,但對於中國國民來說,這是幾代人不願麵對,卻必須麵對的苦痛過往,今日所展出的部分資料我在《章服之實》中轉引後,曾引起過很大震動,但這些震動早在1966年紅衛兵哪裏已經有過,在1967-1968年對礦工遺體進行發掘的科學院、所專家那裏也有過,但1995年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際,卻被熱愛和平的我們所“掩蓋”,國內不願出版。我以為,僅僅是部分知情國民去震動是不夠的,但愛好和平卻也是對的,我們絕不能忍受這樣的曆史再次重演,我們必須為那段過往留下憑證,故而,在今年抗戰勝利的第70個年頭,我們似乎更應該正視這段深深傷害我們國之棟梁、筋骨的曆史。

我們應該更自尊、自愛,更堅強、不屈,應該讓更多其它民族的人們看到我們的堅韌與強大,恥辱是別人強加的,但同樣也有自己的無奈,21世紀是一個對於中國來說全麵發展的世紀,我們應該站穩自己的腳跟,不要再崇洋媚外,不要再自慚形穢,我們有悠久的文化,有堅定的民族信念,我們應該抬起頭來,從實力上精神上徹底、永遠地杜絕那被“不配為人”的曆史!

這部血腥的往事記錄,抗戰勝利五十周年際,被香港商務印書館,陳萬雄、張倩儀先生編輯出版。二十年前港版發行,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先生忍著難抑的悲憤,整理編成的,王先生是當年科學發掘清理大通萬人坑工作的主持者,先生當年將得的稿酬捐贈大同給萬人坑紀念後,也給香港商務留一信函,將書的版權交給港商務印書館。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2月27日,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為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順民意的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舉措。

特別鳴謝對這次出版工作給予幫助的朋友們,他們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副社長陳果先生、夏豔女士大力支助我去香港商務印書館取回全部資料、照片和手稿,期間還得到北京市文物局李青、劉超英副局長和資料中心主任祁慶國先生的大力支持,出版的整個工作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王巍先生的支持,並在萬卷出版公司李英健社長和編輯部主任王亦言女士的努力下才能趕在第一個國家公祭日,將王先生及當年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對日本帝國主義在大同萬人坑犯下的戰爭罪,以嚴格的科學考古的形式含淚記錄的曆史鐵證,公諸於世,可敬的王先生,您在地下也會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