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國庫虧空、銀從何來(1 / 2)

“回皇上、要這二百萬兩不難,可否勞煩戶部尚書李大人替草民說說這戶部曆年的田賦收入幾何啊?“

“哦?戶部尚書李隆何在?”

“臣在!”

“你說說…”

“臣遵旨!順應十一年、戶部征得天下九州三十六郡共得稅銀一百八十六萬兩,支出二百一十七萬兩,朝廷虧空白銀三十一萬兩。順應十二年、共收二百三十三萬兩、支出二百二十五萬兩,存八萬兩。順應十三年、共收銀二百六十八萬兩、支出銀二百九十萬兩、虧空二十二萬兩。順應十四年、今年的稅銀要到年底才入庫統計,但時至八月、今年已從國庫支出各項所需白銀一百八十五萬兩……“

“混賬!也就是說、這朝廷除了前年,年年都在虧空!朕的銀子、都跑哪去啦!!”

“回陛下!這、這單單今年揚州才試、揚州刺史馬大人便向朝廷要了白銀八十萬兩…這事、還是佐相親批的……”

“李隆!你休要汙蔑老夫,誰不知道這些年你和李槐兄弟倆霸著朝廷的戶部,錢花到哪了、你們心裏清楚!”

“佐相你休要含血噴人!”

“你們都給朕閉嘴!我隻問你李隆!連年的虧空,朕怎麼就全然不知?”

“這、這、這陛下!臣、臣、臣…”

“父皇!讓兒臣來替李大人回話吧。”

秦王突然說到,秦王和佐相心裏暗喜、原來這王曉不是李相的人、不僅如此,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這個時候不火上澆油、更待何時?

“李相貴為右相、李隆又官至戶部尚書,他們兄弟二人可謂把控我大宋朝廷的政財大權,兒臣聽聞、去年李府擴修、共耗銀一百萬兩之巨,還有年前他李隆李大人續弦、應天城裏張燈結彩,所辦白銀怕得有幾十萬兩之多吧?今年三月、太子娶側妃、李家又獻上賀禮白銀一百萬兩!兒臣不知、李槐拜相、一年的享銀是五千兩白銀,李隆為戶部尚書、享銀也不過一年三千兩,這李府所花之錢,到底從何而來?李家掌管大宋戶部、天下財倉,揚州才試大會、乃我大宋舉才根基,耗時耗力,馬大人不過向戶部要了八十萬兩,李隆竟把責任全部推到馬大人身上…”

“秦王休要欲加之罪,戶部花銀、一向由老夫和佐相共同簽字批閱方可呈與殿下準與不準,戶部的每一分銀子都是佐相和老夫共同花的,秦王如此怨彼顧此,遮三擋四!去年吏部侍郎佐江奉命兼任寧州監察史,寧河決堤、還不是從戶部調了白銀一百三十萬兩!你怎麼就不說了?“

原本還是朝廷加試、討論鑿河運糧,突然風雲突變、變成了李佐二相、你來我往,爭吵不休,皇帝見狀好不震怒!顧忌顏麵,沒有爆發,早已麵露殺氣,一改剛才的饒有興致,正準備要尋根問底,又突然安靜的坐在龍椅上看著他們爭吵,不管也不問了。

“你們都給本王住嘴!吵什麼吵!本王可不是來聽你們吵架的!”

“就是就是、大家少說一句,何不讓這王曉繼續把話說完?”

齊王也接過話說,言語間、趙九一早就來到齊王跟前與他打了招呼說

“陛下震怒、無奈少不經事的秦王又將此事扯到皇位之爭,陛下雖然要嚴懲,可眼下不得不先暫放一邊,齊王何不稍微控製一下局勢,老奴想來、陛下也希望王爺說兩句…”

二相與眾人聽吳王和齊王都發話,便不再爭吵,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

“哼!你們這是在考驗朕的忍耐程度!一個個在挖朕的肉,太子、秦王、李槐、佐世林、李隆、佐江…好啊!好的很!”

“臣等罪該萬死…”

“兒臣罪該萬死…”

“罷了!那個、王曉,你還有什麼說的,朕賜你無罪,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