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1)(2 / 3)

學完了要多去運用。學問是學了以後要去問,光是學問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學以致用。當我們把成功人士的精彩分享與我們專業知識整合後加以運用,你才能真正地讓這些知識變成可以活用的知識,發揮最大的效益。

學著多去檢討。成功和失敗之間隻是一線之隔。當我們運用學到的知識時,應該把握機會加以自我檢討——有哪些地方還可以改善和加強,如何修正原來沒有做好的地方。這樣就可以調整錯誤的角度,使你朝一個正確的方向繼續努力,而不會始終在原地踏步。常常不斷地檢討、思考,不僅將原來沒有做好的地方加以調整、改進、做好,也要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對了,可以往更好的方向擴展。

與家人朋友及周圍人多分享。分享是最好的學習,很多東西學會之後,如果隻是自己運用、自己得到、自己發展,隻能運用在自己或自己公司的身上。知識應該不斷地傳播運用,才能改造或改善一個更好的社會。

這是一個靠學習能力決定高低的知識經濟時代,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勝出。無論你在學校受過多少教育,不管你出身於貧或賤的家庭背景,隻要你能夠學習,都有機會獨占鼇頭,前瞻趨勢。所以,你必須把你所學會的東西不斷地分享,你分享知識的速度越快,分享知識的人數越多,你能帶給別人的影響也越大,你的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當你離開學校門的那一天,千萬別以為拿著一張文憑就可以過一輩子了。當一個北大的學生離開校園,就意味著他在學校學的90%的知識在社會中是等於0的,隻有10%的知識才會引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看來,隻有一輩子都多讀書,多上課,多整合,多運用,多檢討自己,才能永遠擁有更強的個人競爭力,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學習力=核心競爭力

學習力正在成為各行業的精英們努力提升的一種能力。學曆和經曆隻能代表過去,要在未來的比賽中獲勝,就必須做更多的準備。

雖然大多數人都能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隻停留在“學習”而沒有“學習力”的人卻比比皆是。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接受教育可能從中脫穎而出的人卻那麼少的原因了。

愷撒領軍出征,每每獲勝必以酒肉金銀犒賞三軍。隨行的親兵仗著酒膽,問愷撒:

“這些年來,我跟著您征戰沙場,出生入死,曆經戰役無數。同期入伍的兄弟,做官的做官,做將的做將,為什麼直到現在我還是小兵一個呢?”

愷撒指著身邊一頭驢,說:

“這些年來,這頭驢也跟著我征戰沙場,出生入死,曆經戰役無數。為什麼直到現在它還是一頭驢呢?”

好多人在入行幾年後都會問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忙來忙去總感覺自己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那些原來並不出色的家夥卻能春風得意?還要多久我才能揚眉吐氣呢?究竟在哪裏才能遇上真正的伯樂啊?

凱撒在兩千多年前就給出了答案——問題不是你做了多久,而是你有沒有在進步?你得麵對這樣一個事實:學曆可以幫助你進入職場,卻很難幫忙你獲得職場的成就了。畢竟,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這種資源,這就使得你想要脫穎而出不得不另辟蹊徑。

現在的社會,要想永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想擁有超強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擁有超強的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