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論劉鄧是否按原定時間行動,你們和劉鄧之間在目前階段上均隻須作戰略配合,不須作戰役配合。你們的戰役作戰應完全單獨進行。(二)在情況許可(即確有勝利把握)條件下,我們希望你們於六月上旬及下旬各有一次戰役作戰。”

6月2日劉伯承、鄧小平致中共中央軍委和劉少奇、朱德電:根據目前的敵情和部隊的情況,部隊於6月10日出動實來不及,為避免倉促行動,影響今後任務,建議推遲於月底準時渡河。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3日複劉伯承、鄧小平並告陳毅、粟裕、譚震林、朱德、劉少奇電,“同意本月劉鄧野戰軍全軍休整,渡河時間推遲至月底”。

6月3日午時,華野致中共中央軍委電,提出新的作戰計劃。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4日複電指示:“江午電悉。完全同意你們所定作戰方針,本月上旬充分準備,中旬作戰,以幹淨殲滅五軍及七十五師、八十五師共七個旅為目標。”

6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致各局各首長電,指出:“現在我軍作戰業已全部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反攻”。一切大規模破壞鐵路的行動應予停止。

6月5日與陳毅、譚震林、陳士榘、劉先勝聯名發出華東野戰軍殲滅第五軍等部於萊蕪地區的作戰計劃。6月6日,與陳毅等率領華東野戰軍指揮機關向萊蕪地區開進。6月7日,“重又印發第二個計劃”。

6月8日與陳毅、譚震林發出致中共中央電:關於華東野戰軍前委名單的請示。中共中央於6月14日複電批準,以陳毅、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劉先勝、唐亮、鍾期光、劉瑞龍八人組成中共華東野戰軍前敵委員會,以陳毅為書記。

6月9日陳毅在國民黨軍第七十四師放下武器的將領座談會上發表講話。

參加座談的將領說:“陳軍長談話真誠坦白,實在感動人。有機會很想見到粟裕將軍,聆聽教誨。”

6月11日華東野戰軍情報部門偵察得知敵情變化,第五軍軍部率兩個師由萊蕪南移,並與第八十五、第二十五師靠攏。決定改變部署,發出放棄攻殲第五軍的計劃,繼續休整待機的命令。

6月13日中共中央發出致東北局及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電:關於保密問題的指示。指出:“以後凡中央密電發出之任何文件,凡未得中央許可者禁止印發”。“私人不得記錄黨政軍機密事件及不得攜帶此種筆記本”。

6月14日毛澤東致朱德、劉少奇電,指出:“就全局看,本月當為全麵反攻開始月份”。“山東自殲七十四師後,局麵已穩定,現正計劃新的攻勢作戰”。

6月15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陳毅、粟裕、譚震林:待敵情明了後再定行動。

6月18日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沂源縣南麻鎮附近召開炮兵會議。在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陪同下,與陳毅、譚震林檢閱炮兵部隊,觀察炮兵實彈射擊。

6月中旬蔣介石連續召開軍事會議,並起用日本戰犯岡村寧次為顧問,決定在山東戰場采取“並進不如重迭,分進不如合進,以三四個師重迭交互前進”的戰法,重新編組進攻兵團,將9個整編師(軍)24個整編旅(師)的兵力,擺在從萊蕪至蒙陰不及百裏的正麵,準備再次向魯中山區進攻。

6月19日與陳毅等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電,報告山東敵情。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22日複電指示:“山東戰事仍為全局關鍵。你們作戰方針,仍以確有勝利把握然後出擊為宜。隻要有勝利把握,則不論打主要敵人,或打次要敵人均可,否則寧可暫時忍耐,不要打無把握之仗。”又說:“劉鄧月底出擊不變。”

6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致劉伯承、鄧小平電,詢問劉鄧可否按原計劃行動。

6月23日23時,與陳毅、譚震林、陳士榘、劉先勝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劉伯承、鄧小平、張雲逸、黎玉、鄧子恢電,報告國民黨軍隊有集中9個師24個旅的兵力向沂蒙山區進攻的征候,判斷敵人企圖“逼我向東北撤退,或求得一次消耗戰”。“為擊破其企圖,決將主力向東南移動,以圍攻桂係,吸引整九、五十七師增援而殲之”,於28日後開始戰鬥。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24日複電指示:“在目前情況下,你們決心圍攻桂係,爭取打援,計劃甚好。惟如蔣係不援或增援甚緩時,你們須有決心將桂係殲滅,方能打開局麵。”

6月25日國民黨軍開始向魯中山區進攻。主攻方向集中第五軍、第十一師、第六十四師、第八十五師、第二十五師、第六十五師共六個整編師(軍)自萊蕪至蒙陰之線東犯,另以桂係第七軍、第四十八師、第七十五師、第九師為二線兵團緩緩跟進。助攻方向,以第四十五、第八、第五十四師向周村、臨朐、高密推進。

6月26日與陳毅召開華野縱隊以上幹部會議,決定暫緩執行打桂係的作戰計劃,視敵人進攻形勢再定行動計劃。6月28日,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敵重兵密集靠攏,進攻沂蒙山區,殲滅桂係不易,決以一個縱隊攻占費縣,以四個師控製臨蒙線,其餘主力集結待機。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29日複電指示華東野戰軍分路出擊:以兩個至三個縱隊出魯南,以兩個縱隊出魯西泰安以西以南各地,以四個縱隊監視正麵之敵。指出:“以上方針是因敵正麵既然絕對集中兵力,我軍便不應再繼續采取集中兵力方針,而應改取分路出擊其遠後方之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