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陳毅任市長,曾山、韋愨、潘漢年任副市長。

5月29日與張震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總前委電,報告我軍攻占溪口、奉化。

同日巳時,與張震聯名發出致中央軍委電,建議調一名工兵主任到華野任職,以加強江陰要塞建設和設計國防工事。

同日華東局、總前委致中共中央軍委電:我們擬以八兵團一個軍附炮兵一個團開青島,約在6月下旬出動。葉飛第十兵團三個軍擬休整一個月,於7月初開動,以便迅速奪取福建全省。二野入川勢在必行,且宜早行,必須積極準備於8月初出動。小平同誌是否需要入川,須請早示,以便考慮華東局的組織問題。

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2日複電:“同意二野入川,積極準備,在情況許可下,爭取八月初出動”。“小平須準備去四川”。“同意以葉飛三個軍入閩,行動時間如能提早至本月下旬更好”。

5月30日未時,與張震向中共中央軍委請示:進占上海是否需要舉行入城式?

同日晚,三野第二十五軍向崇明島發起進攻,於6月2日全殲國民黨守軍,解放全島。至此,曆時43天的京滬杭戰役勝利結束。第三野戰軍在此次戰役中,共殲滅國民黨軍10個軍部32個師約30萬人,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120餘座以及蘇南、皖南、浙江廣大地區。6月4日,與張震聯名向中共中央軍委報告:三野第二十五軍已在崇明登陸,守敵全部投降。

5月31日陳毅、粟裕簽發上海軍事管製委員會命令,委任政務、軍事、財經、文教四部門接管委員會負責幹部。6月3日,又簽發各區接管委員會主任委任令。

同日決定第十兵團提前入閩。

6月2日美國軍隊被迫撤出青島,人民解放軍解放青島。

6月3日陳毅、粟裕簽發《上海市軍管會關於將國民黨政府國營事業官僚資本、戰爭罪犯財產收歸國有的布告》。

同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總前委並粟裕、張震:擬派去青島的部隊留現地休整。6月6日又電示粟裕、張震並華東局:第二十四軍主力在徐州機動位置駐防為宜。

6月5日在上海警備部隊幹部大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在勝利的形勢下,要防止驕傲,克服太平享樂思想。他說:“我們革命為了誰?為廣大人民”。“現在人民要看文戲,武戲已經演過了。文戲是什麼呢?政治鬥爭,經濟鬥爭。”“翻開曆史看一看,李闖王進北京,腐化了,墮落了。國民黨最初革命,後來進入大城市,腐化了,墮落了”。

6月7日主持召開華東國防部署會議,對進軍福建、解放沿海島嶼以及加強要塞守備作出全麵部署。會議期間,張震闌尾炎急性發作,入醫院治療。

同日與張震聯名發出致張雲逸、康生並報中共中央軍委電:請山東到上海接領武器。

6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複鄧小平並告饒漱石、陳毅、粟裕及劉伯承、張際春、李達電:同意解除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在華東軍區的職務。

6月13日辰時,與張震、周駿鳴(華東軍區及第三野戰軍副參謀長)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華東局電:第十兵團建議,因部隊準備來不及,向福建進軍延至6月25日開始行動。中共中央軍委於6月14日複電:“(一)同意十兵團行動日期延至六月二十五日,如果準備工作尚未做好,延至七月上旬亦可。

(二)請開始注意研究奪取台灣的問題。台灣是否有可能在較快的時間內奪取,用什麼方法去奪取,有何辦法分化台灣敵軍,爭取其一部分站在我們方麵實行裏應外合,請著手研究,並以初步意見電告。”

6月14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華東局、粟裕、張震、周駿鳴:駐福建附近的國民黨軍第十七集團軍侯鏡如有起義動向,請你們即速研究與侯鏡如取得聯係,不要放棄一切可能爭取侯鏡如各軍反正。

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出命令,公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軍徽式樣。

6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複華東局並告粟裕、張震、周駿鳴及劉伯承、鄧小平、李達電:同意6月15日電意見,華東軍區及三野指揮機構設在南京,粟裕兼南京市軍管會主任及南京市委書記。

同日與張震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電,報告:我軍攻占福鼎。

6月20日與周駿鳴、張震聯名發出致中共中央軍委電:戚永年三個團起義。

6月21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華東局,粟裕、張震、周駿鳴:“在你們麵前目前幾個月內有四件大工作:(一)經營以上海為中心的蘇、浙、皖、贛新占城鄉廣大地區;(二)占領福建及廈門;(三)幫助二野西進;(四)準備占領台灣”。對台灣要積極進行策反工作,準備內應條件,希望夏秋兩季完成各項準備,冬季占領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