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乘火車去南京,25日抵達。3月28日下午急性腹痛,30日上午轉赴上海住華東醫院,4月18日出院。

3月26日葉劍英副主席秘書電告:“去年10月9日粟裕同誌給中央軍委申訴關於五八年受批判問題”,葉副主席“去年10月16日已批示總政辦理,據總政說,報告已寫好,不久可上報”。為此,3月28日上午讓秘書向總政領導轉述他的要求:“在總政做出結論上報前,將有關我的結論部分同我見麵。”

4月23日就幾所高等學校籌備建立群眾性學術團體“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並請粟裕任名譽會長一事,寫信給南京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對建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表示支持,對要他擔任名譽會長表示“恐其實難副”。

5月17日上午,乘飛機返京。下午,參加劉少奇同誌追悼大會。

5月21日乘公務車從北京去上海繼續訪問,22日抵達。

5月23日下午,江蘇省委江渭清書記及上海市領導鍾民、夏征農來看望。

5月24日下午接見了軍事博物館來滬人員,審查他們帶來的陳毅展覽小樣。上海市委領導陳國棟、王一平、夏征農、鍾民及軍科院顧問鍾期光等一起參加審查,粟裕在看了小樣後說:新四軍的組建、發展壯大應該突出八省健兒的艱苦處境,不亞於長征。這個部隊的政治素質是強的,軍事素質戰鬥力也強,當然遊擊習氣也需要整頓。並指出了小樣中一些不準確的地方。

5月25日下午,南京軍區政委杜平、軍事科學院副院長譚知耕等彙報正在上海住院的軍科院副院長鄧華病情。

5月27日軍科院顧問鍾期光及夫人和部分老同誌來看望。

5月28日上午,向剛到上海幫助整理回憶錄的同誌談井岡山鬥爭及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的情況。

5月30日上午,接見了在上海的原身邊工作人員蒯斯曛、牛秉信、周進才、賈必祥、唐洪等。下午,全國總工會主席倪誌福來看望粟裕。

5月31日上午,社會科學院院長黃逸峰來看望。下午,去看望倪誌福。

5月為記敘原華東某軍英勇戰鬥的《江海風雲》一書題詞:“武裝鬥爭廿餘年,轉戰頻繁幾萬千。英雄業績烈士血,可歌可泣壯詩篇。吾輩不能忘過去,創業艱辛憶先賢。江海風雲彙青史,激勵人民永向前!”

6月1日晚,去看望葉劍英副主席。

6月2日晚,張愛萍夫婦來看望。

6月3日上午,農業部副部長劉瑞龍來看望。

6月4日早飯後去看望了陳丕顯。

同日8時05分從上海出發,10時20分抵蘇州。下午,參觀了留園、虎丘山。晚,會見了蘇州地委、市委、分區及一七八師的領導。

6月5日上午,參觀了蘇州工業展覽及蘇州飯店。下午,從蘇州到無錫。

6月6日上午,在江蘇省委包厚昌副書記陪同下參觀了黿頭渚。下午,參觀了惠山泥人廠及錫惠公園、天下第二泉等處。

6月7日上午,由無錫到達宜興。下午,在江蘇省副省長周一峰等陪同下參觀了紫砂陶廠、精陶廠及張公洞。

6月8日上午,由宜興返無錫。下午,乘船遊覽太湖。

6月9日上午,與江蘇省副省長管文蔚一起遊覽了蠡園。下午,參觀了湖濱飯店後動身返上海,於19時30分抵達。

6月11日上午,軍科院顧問鍾期光及夫人來看望。下午,軍科副院長王必成及老同誌闕中一等來看望。

6月12日下午,去拜訪了正在上海的胡耀邦總書記和趙紫陽同誌。談話中,胡、趙傳達了中共中央擬由粟裕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決定。在談及粟去年10月關於1958年在軍委擴大會受批判的申訴時,胡耀邦表示,這事要解決一下,在中央的會議上議一下。

6月13日在聽取了幫助整理回憶錄同誌關於豫東戰役一文的意見後,就戰役中的轉折、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及戰役結束時撤出戰鬥等方麵,又作了闡述,並說文章暫不發表,先送張震看看。晚,應邀去葉劍英處看昆曲。

6月14日總後政委王平、成都軍區副政委謝雲暉來看望。

6月15日去車站送葉劍英元帥赴杭州。

6月16日上午,與南京軍區創作室胡石言談蘇中戰役。下午,軍科院高銳副院長來看望。

6月18日上午,去延安飯店看望王平。

6月19日早6時,乘公務車從上海出發,上午抵達杭州。下午,去九溪、六和塔參觀。晚,浙江省委鐵瑛、李豐平書記來看望。

6月21日晚,去看望了鐵瑛書記。

6月22日上午,參觀玉皇山。

6月23日上午,會見了原浙南三年遊擊戰爭一起戰鬥的老同誌劉亨雲、餘龍貴、張文碧、張金發、鄭海嘯、林輝山、黃先河等人。見麵後大家都很高興,論年齡最小的張金發也已65歲了。粟裕談了浙南三年的一些情況後說:浙南一段鬥爭,大家都應該寫,以教育後代。大家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自己親身經曆的,實事求是,文責自負。下午,參觀了龍井、煙霞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