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的區別。《三國誌》是一部正史,記載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曆史。《三國誌》名為誌,其實無誌。魏誌有本紀,列傳,蜀,吳二誌隻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誌》尊魏為正統。

《三國誌》取材精審,作者對史實經過認真的考訂、慎重的選擇,對於不可靠的資料進行了嚴格的審核,不妄加評論和編寫,慎重地選擇取材之源。這雖然使《三國誌》擁有了文辭簡約的特點,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點。

及後,南朝人裴鬆之由於陳壽的《三國誌》完成後,有關三國的史料被陸續發現,裴鬆之受命收集魏晉南北朝的著作,為《三國誌》做注。故後人常以陳壽和裴鬆之相提並論。

當代陰陽易辨派創始人高煜翔評價三國演義書:“男兒不展淩雲誌,枉負今生八尺軀。”

《三國演義》雖然是曆史演義,但虛構成分極多,屬於文學作品,應該以文學的角度欣賞,切不可將其與曆史混淆。

“三分真七分假”,故而被定為藝術小說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