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馮府(1 / 2)

唐慧馨聞言,淡淡笑著說:“你年紀小,我也是從書上看過一些,再加上母親有時候告訴我,等你再大些,多出來走動走動,也就什麼都明白了。”

唐慧和眼中露出羨慕的神色,聽了這話,卻又有些喪氣地說:“我哪裏比的上二姐姐?沒念過幾天書,也沒人~~”

說到這裏,她突然意識到今日自己太過興奮,失言了。不敢提柳氏不讓她多出門,多讀書的事,隻好硬生生地將後半截話咽了下去。

唐慧馨也心知肚明,不再追問。長房中,隻有唐慧嬈曾經請過專門教導各個大戶人家小姐的女先生,還是蘇州的名師,因此雖然唐慧嬈性子差些,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倒也精通。

唐慧和就不一樣了,一則唐慧嬈讀書的時候,她年紀還小,柳氏就以這個作為借口,沒讓她一起參加。二則柳氏也不願意讓唐慧和多知道事情,等到唐慧嬈念完了書,柳氏也沒有再提給庶女請先生,董姨娘更是不敢開口。事情就這樣擱置下去,弄得唐慧和耽誤至今。除了三百千、列女傳等幾本基礎的東西,接觸到的實在有限。

和唐慧馨姐妹相比,著實差別不是一兩點。但也無能為力,不過她也是個識時務的人,深知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和嫡母搞好關係,能夠盡量為自己謀求一個錦繡婚事。因此,從來聽不見她抱怨的話,隻是始終如一地伺候嫡母,和董姨娘一起在正院中小心翼翼地服侍著。

唐慧馨穿越過來之前,本尊倒是學過多年。唐長寧一貫重視兒女的教育,雖然身不在家,卻叮囑鄭氏一定要好好教導。因此也請了蘇州有名的女先生,讀了七八年的書,加上鄭氏本來也是受過上等教育,在課業之外,教了女兒不少東西。較之唐慧嬈,有過之而無不及。府中的五位小姐,最出眾的,就是二、四兩位了。

作為嫡母,鄭氏又一向大度,在這個問題上,她也不想多為難呂姨娘母女。在唐慧馨讀書的時候,特意準許唐慧容也跟著一起學。不過唐慧容在讀書方麵的頭腦倒不大靈,學了幾年,還是和唐慧馨差一截,她倒也明智,主動提出不念了,轉而向針線女紅方麵努力。她本來對於家務等就有些天資,又時時留意,所以針線倒是在唐府小姐中最為出眾。

唐慧容深知,自己是一個庶女,縱然書念得再好,又能有什麼大用處?憑自己的出身,入宮或是入王府,是絕不可能。就是門當戶對的王公侯伯,隻怕也難以覓到如意郎君,還不如實際一些,將家務針線學精通,就算後來嫁到一戶中等人家,也能掌握住自己的命運,不至於太受氣。

唐慧容一向考慮長遠,對於婚事,更是早就放在心上,不知思索過多少晝夜了。隻是她難得出門,又沒有什麼機會,實在不知道應該如何爭取。呂姨娘更是絲毫沒有辦法。隻有今日,嫡母允許她也一起出門赴宴,參加的,還是這樣一個有著絕佳機會的宴會。她早就在心中謀劃了兩三天,一定要做點什麼,努力一次。

想到這裏,她微微睜開眼簾,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個已經在她夢裏千回百轉,縈繞過不知多少次的男子的麵容。今日,他也一定會去的吧?

到時候,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見上一次。

唐慧容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今天,會是決定她命運的一日麼?

馮府和唐府相聚的並不遠,不過半個時辰,就已經到了。隻聽轎外的婆子聲音響起來:“幾位小姐,該下車了。”

貼身丫鬟們掀開車簾,周圍已經滿是唐府的家人緊緊圍護,裏三層,外三層,風雨不透。馮家的人也已經出來了,準備時刻照應著。

唐慧馨姐妹在丫鬟的攙扶下慢慢走下了轎子。隻見門裏已經迎出來一個三十上下的婦人,一見了她們,就滿麵笑容地走上前來,先向鄭氏和蔣氏行禮:“拜見兩位夫人。”

鄭氏等虛抬了抬手,連忙笑著應道:“大奶奶不必多禮。”

少婦熱切地打招呼:“唐家妹妹們來了?母親一早上起來,就直念叨著你們呢。說好久不來,想念得了不得,就盼著你們能過來陪著說說話兒呢。”

唐慧馨留神打量了她一下,隻見她鵝蛋臉麵,看著十分穩重大氣,一雙精妙的細目,麵容白皙,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當家主母的氣度。又聽馮氏趕著管她叫嫂子,就知道這一定是馮府的大奶奶田氏了。她是田家的大小姐,大房嫡長女田芳華,也是田安和的同胞姐姐,因此連忙行禮:“見過大奶奶。”

“快起來,快起來,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田芳華見了,顯得特別熱情,忙不迭地親手去扶。對於馮氏,卻隻是簡單打了個招呼,沒有特別熱情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