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鄒府(1 / 2)

“到了那裏,自然就想出辦法來了,坐在家裏尋思也無用。”唐慧馨勸慰著:“這些事都不用母親擔心,有我呢。況且敏弟要是入了國子監,隻怕門路就有了。”

鄭氏勉強展顏:“為娘知道。無論如何,咱們也得盡力阻住蘇家,決不能讓這等小人再得了勢去!”

為了讓母親別想這些憂心事,唐慧馨忙轉開了話題,說起方才在周氏房中的事:“剛才母親給金鎖,我說二弟妹有功的那些話,也是給三嬸聽呢,別見了好說話兒的就一個勁兒捏,二弟妹雖然做事不大行,卻是個心善的人,也不多事,她娘家小氣,和她也無關,何苦將氣撒到一個無辜的人身上?我就是看不過三嬸的那個樣子,所以才忍不住點兩句。”

鄭氏想著,也不禁笑了:“提醒提醒也好,我見康兒媳婦那樣子,也有些可憐,沒見現在老宅,就是你三嬸的天下了,這麼多年總算熬出來了,誰也不敢對她說個不字,再沒個能彈壓兩句的,越發不知怎麼著是好。”

“還好二弟妹有福氣,這麼快就有了身孕,要是生下了哥兒,日子就會好過些了。”

“若是個姐兒,隻怕日子會更難過呢,這也看她的運氣了。”鄭氏微帶歎息。

說著話,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唐府門前,剛一下車,正見唐端平從遠處騎馬過來,一見到此景,母女二人臉上都露出欣慰的笑意,也沒急著進去,站在那裏等著唐端平過來。

馬蹄聲戛然而止,唐端平帶著驚喜連忙下來:“母親,姐姐,你們這時候才回來?還以為隻坐一會呢。”

“看你滿頭是汗,急什麼?中午不在鋪子裏用膳麼?怎麼跑回來了?”鄭氏先沒回答兒子的話,而是心疼地望著他問。

唐端平不在意地抹了一把汗水:“無妨,隻是想找一本賬目核對一下,在家裏沒帶去,所以回來拿。”

“那就隻管吩咐小廝回來取就是了,何必還自己跑一趟?”

“賬目多,怕小廝們找不到,半日拿不去,倒費事。有這工夫,還不如我自己騎馬回來。”說到這裏,唐端平又帶著深意地一笑:“我也是想趁機回來看看母親,和母親一起用午膳。”

“你這孩子!”鄭氏又高興又心疼:“快進去吧。”

姐弟倆扶著母親往裏麵走,唐慧容等早帶著小丫鬟們迎著了,笑道:“三嬸沒留用膳?”

“我們見那裏忙忙的,還是回來好,也省的她們麻煩。”鄭氏進去坐了,端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笑道。

“二少奶奶身子怎麼樣?頭一胎都難免有些難受。”呂姨娘問道。

“我瞧著還好,到底是年輕,身體底子好,能經得住,還不妨事,隻是胃口不行,吃什麼都吐,還說了,隻有咱們家點心鋪的東西能吃,回頭再給她送些去。”

“母親也餓了吧?這就叫他們傳膳,平弟這一上午大概也累壞了,看這紅頭脹臉的。”唐慧容從丫鬟手裏接過毛巾,親手遞給眾人,忙說。

鄭氏點點頭:“也好,你平弟隻怕著實餓了。”

唐端敏也從書房過來了,大家正準備上桌,忽見兩個管家媳婦進來說:“回夫人,才鄒家來人報信,說他們家的少奶奶沒了。”

“鄒家?哪個鄒家?”唐慧馨似乎想起了什麼,卻還不敢肯定,忙問道。

“回小姐,就是做香料生意的鄒家。”

“什麼?”鄭氏已經拿起的筷子又放了下去,臉上滿是震驚:“好端端兒的一個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回夫人,鄒家來人說,是難產,連同剛出世的小公子也沒保住。母子一起都沒了。”

“這鄒家少奶奶是極和氣的一個人,人也生的好,和鄒公子是有名的美滿夫妻。可惜了這樣一個人,怎麼就沒福氣呢?”鄭氏止不住歎息。

“你去回複,說我們知道了,到時一定前去祭奠。”唐慧馨吩咐道。

管家媳婦答應了,連忙出去了。這裏鄭氏還像有無限的話要說似得:“尤其是可憐兩個小公子,一位小姐,都才兩三歲,還世事不知的年紀,就沒了親娘,以後可怎麼是好?”

“聽說這鄒家少奶奶十分能幹?自從進門,鄒家的生意也變得風生水起,都是少奶奶在背後支撐?”唐慧容也聞聽過這些事跡,此時好奇地問道。

鄭氏點點頭:“可不是。這鄒家少奶奶出身揚州世家,從那裏嫁過來,卻處事井井有法,待人謙恭禮讓,原來鄒家的香料生意,也就是普通光景,自從有了這個媳婦,如今也是蘇州獨一份兒了,將其它家都比了下去,誰也及不上了,這下鄒公子可是失了一位賢內助。原本像是個有福氣的,進門一年,就生下了一對龍鳳胎,當時家家戶戶都羨慕得了不得,第二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誰知年輕輕的,竟然就這麼撒手去了,可見什麼事情都是難料的。”話裏話外,無限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