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拉攏(1 / 2)

田安和焉能不明白這意思?忙也笑著說:“母親說哪裏話?我們做小輩的,正該母親時時提醒才是。您教導我們,受教還來不及呢。”

“唉,”鄭氏輕歎了一聲:“這天底下做父母的,沒個不總是惦記兒女。什麼時候,也放心不下,兒女有了事,操心就不必說了,就是像你們這麼好的,也總是牽掛著。姑爺可千萬不要笑啊。”

“母親的心意,小婿明白,就像您所說,做父母的,什麼時候都牽掛兒女,其實我們小輩,也是一樣的道理,唯一的心願就是您能安泰長壽,那才算我們最大的福氣呢。”

“姑爺就是會說話。”鄭氏笑眯眯地誇了一句,又正了正神色,說:“前幾日大喜的時候,我也沒好問,後來過了婚事,你們忙著,也不常有時間過來,我幾次想提,一則有時想不起來,二則也不大好開口,你家裏那頭,究竟怎麼樣了?可有什麼消息傳來?”

為了田家的行事,鄭氏始終不願意叫出親家這個稱呼,田安和也明知其意,也不敢說什麼,此時隻得賠笑道:“母親這話可就叫小婿無法答言了,這有什麼不好說的?都是我家的不是,讓母親操心了。來長安之後,還沒有信息。”說到這裏,見鄭氏臉色微帶不悅,又忙接著解釋:“不過請母親放心,家父家母的脾氣秉性我最清楚不過,都是口頭上強硬,心裏實際是軟的,小婿敢說,不出多久,定會回轉的。就是此時在家裏,也一定早就後悔了,隻不過礙於麵子,一時半會兒還說不出來。小婿向您保證,準能讓家父家母徹底回心轉意。有馨兒這樣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媳婦兒,難道還能不一萬個滿意不成?”說著,向旁邊的唐慧馨擠眼兒笑笑。

唐慧馨瞪他一眼,故意扭過頭去不理他,而鄭氏也意識到剛才微有些失態,此時盡管心裏還不大相信,但還是恢複了滿麵笑容:“我自然是相信姑爺的話的,剛才我也沒有別的意思,隻不過是惦記著,順便問一聲兒,姑爺也別往心裏去。你家二老,也是盼著兒女能好,都是一樣的情理,隻是總這麼別扭著,也不是回事兒,姑爺,別嫌我老婆子多嘴,你還得多在你家二老麵前周旋些,早日團聚,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豈不好?這樣都傷心,又於事有何益?”

“是,母親教誨,小婿謹記。”田安和無別的可說,隻得答應。

唐慧馨知道此事再說下去也無任何用,反而容易造成不快,因此忙想借機岔開,於是就將今天的事情向田安和說了,末了又將自己的疑惑告訴出來:“我心裏納悶,這梅妃娘娘高居深宮,和李林甫也有什麼過不去的地方,怎麼一提起這些,反應這麼大?似乎對於她很重要似得。”

田安和今天這麼晚趕來,其實主要原因就是聽說了梅妃今日到點心鋪去,雖說回報的人說一切順利,梅妃走時似乎也很高興,沒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可是心裏還是惦記不已,放心不下,所以就趕緊過來,想早點了解事情的經過,此時聽唐慧馨一五一十說完,才徹底放下心。末了見問,嘴角不由得就勾起一絲淡淡的笑意:“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梅妃雖然人在宮中,看似和前朝並無交集,實則兩人之間仇怨卻頗深呢。”

“為何?”唐慧馨略帶詫異,揚揚眉角。

“這事說來話長。你可知梅妃入宮之前,當今皇上最寵愛的是哪位妃嬪?”田安和問。

這她當然是知道的,縱使不是原主,她以前在書上也看到過,梅妃入宮前,唐玄宗最寵愛的是武惠妃,隻不過後來去世,才有了梅妃的出現。

想到這裏,遂說:“可是武惠妃?”

田安和點點頭:“不錯。武惠妃原來權勢熏天,早在李林甫微時,她就看出其是個人才,多加恩惠,後來李林甫果然不負所望,成為朝中一言九鼎之人,炙手可熱,一來更加感激武惠妃的照拂,而來武惠妃也加倍拉攏,以成犄角之勢,李林甫本人呢,見武惠妃當時獨寵後宮,自然也願意趨奉,二人一拍即合,關係之密切不必言說。誰知世事難料,武惠妃亡故,又重新廣納美女,其中就選中了如今的梅妃娘娘入宮,當時剛來時,因為家世不高,在一眾名門貴女中極不顯眼,沒想到皇上卻唯獨對其青眼有加,短短幾月,就從宮女升為了梅妃,一直到如今都是寵冠後宮,風頭比起當年的武惠妃,絲毫不遜色。因此,矛盾就由這產生。”